“人生教练”这个职业,你听说过吗?

ICF(国际教练联合会)将人生教练定义为“在一个发人深省的创造性过程中与客户合作,激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专业潜力”。按照从业者的说法,人生教练“不给具体建议、不灌鸡汤、不作心理咨询,通过一对一聊天帮你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制定目标与执行计划”。也就是说,人生教练不会直接告诉用户应该做什么,而是让其发现自己是什么。

打开社交平台,不论是体验者、从业者还是想要入行的初学者,都在分享着自己的体验。为什么有人需要人生教练剖析自己的人生?

陷入迷茫的他们

寻求人生教练帮助

研究生毕业近8年后,终于从“小兵”熬成公司管理层的市民陈昊宇,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外人羡慕的工作却反而陷入了纠结和内耗。最近一两年,他对现在的工作氛围和工作内容都感到不满,但又担心离职后找不到更满意的工作。在向朋友吐槽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一个新的概念——人生教练。

“我本来以为人生教练就像猎头或职业规划师一样,能够给我指明一条未来的晋升道路。”陈昊宇说,当他带着好奇找到了一位在社交平台上比较活跃的人生教练,通过一款视频会议软件进行了1个小时的一对一聊天后,才发现,这位人生教练根本没有告诉他应该怎样抉择自己的职业规划、现在该不该离职,而是花了很长时间聆听自己内心的想法,并帮他梳理了内心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带给家人什么样的生活,从而启发了他自己的思考。

陈昊宇说,网友们对“什么是人生教练”的总结很精准——去考驾照可以找汽车教练,想科学锻炼可以找健身教练,想打篮球、网球、排球等种种体育运动都有相应的教练,当人生遇到“卡壳”,目标无法实现的时候,也可以找个人生教练。

人生教练,是英文Life Coach的翻译,也有人称之为生命教练,它作为一个职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并于21世纪初传入中国,最初应用于一些外资企业中。教练对话是心理学的一种应用形式,在大多数教练看来,它与心理咨询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更偏向于心理创伤的疗愈,而前者重在帮助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适用的情境更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红社交媒体

新兴职业引大众好奇

人生教练,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但体验人生教练课程的人越来越多了。

网友@m illion lucia分享,自己刷朋友圈看到一个网友发起了人生教练公益项目,出于好奇的心理就报名了,与对方聊了一个多小时,体验非常好,“对方全程没有带任何主观想法,也没有给建议,就是单纯地诱导我谈话,类似启发式提问。”网友@pasdesoucis说,与人生教练的对话共持续一个半小时,“基本哭完全程,结束后直接昏睡半天。”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带着自己拨云见日,而又因为自己是拨云见日的主要发动者,所以同时又收获了一层掌控感和自信心。

不给具体建议、不灌鸡汤、不作心理咨询,通过一对一聊天帮你找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制定目标与执行计划……近年来,人生教练在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根据ICF统计,截至2024年2月,全球认证教练人数已突破5万人,虽然中国大陆的人数还不足2000人,但已经有一大批人在来的路上——在小红书上搜索人生教练,会跳出18万余篇笔记,绝大多数表示自己正在申请ICF的认证。

记者看到,社交平台上许多笔记的发布者声称自己从“大厂”裸辞转行成为人生教练。这些“经验帖”下,不少网友咨询如何入行、怎样参加学习课程,许多“准教练”正在招募客户,有人采取“随喜收费”的交易模式——客户根据自己的满意度给教练发红包,也有人直接规定几百元一小时的标准。

个体试图审视自我

催生人生教练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没有关于人生教练这个职业的相关标准和准入门槛,大部分教练都会通过ICF的认证获取全球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根据ICF要求,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并积累一定的付费服务时长后可以获得“助理认证教练”“专业级教练”“大师级教练”证书,一个PCC教练通常每小时收费1000元左右。

市民刘聪最近也关注到了这个新兴的职业。她曾经在餐饮行业担任管理层,近几年将重心放在了家庭上,想要重返职场的她一直在寻找职业上的突破。

“这几年我陆续考了不少证书,其中也包括心理咨询师,但是接触到人生教练这个概念以后,我觉得这条赛道目前比较小众,可能更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刘聪说,她针对人生教练这一概念询问了身边很多朋友的看法,“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听了我的介绍以后他们也会感到好奇,希望人生教练能够在职场、亲密关系等方面给自己建议和指导。”

刘聪说,从自己和朋友们的对话中,她发现现在人生教练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视野,或许跟当代人普遍面临许多困惑与焦虑有关。很多人都想认识真实的自己或者希望看到自己的潜力、关注自己的内在成长。目前,不少行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个体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也随之产生,一些人对人生教练产生好奇和需求,实际上就是需要一个人来梳理心中的不安。

记者采访发现,无论是付费请人生教练还是转型做人生教练的人群中,很大一部分都正面临或曾经面临“35岁危机”。有心理学专家认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体试图审视自己的生命、挖掘自身价值,于是现代社会不断出现人生导师、人生教练这样的角色。

培训、监管尚未规范

心理需求值得关注

要成为“人生教练”,目前主流的路径仍是“考证”。

20世纪90年代,美国财务规划师托马斯·罗纳德开发了专业教练的训练课程,成立了ICF,并开始对专业教练进行国际认证。根据教练时长,分为ACC、PCC、MCC三个级别。入门级ACC级别的教练需要学习60个小时以上的认证课程,实践教练时长100个小时,同时还要完成一定时数的m en to rcoach ing(督导)。而PCC需要500个小时实践,也要通过在线的理论考试,学费在5万-8万元人民币左右。这笔不算低的入门费用,也是让刘聪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宣传语中,自费近10万元学习教练技术,以每小时数百元至上万元的价格当人生教练”,她只怕做到前半部分易如反掌,做到后半部分却难于登天。

对于不受严格管理的人生教练行业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朱旭指出其中存在的风险:“就像医生、老师、心理咨询师一样,人生教练以人为服务对象,它面对的客户处于相对脆弱的求助者位置,如果这个过程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伤害。一个相对成熟的服务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服务标准:形成一个行业协会、规范立法和伦理。”

与此同时,网络上也有很多声音对人生教练这一职业产生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被营销出来的职业”“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还要给别人当教练”“与淘宝上的‘疗愈师’没什么两样”……“我个人认为,人生教练这个概念非常笼统。”市民马先生说,自己企业曾邀请过高管教练为员工作职业技能培训,他认为针对各行各业以及不同的个体需求,应该有更细化的“教练方案”,比如职业规划师、情感导师、心理咨询等,人生教练目前给人的感觉是“十项全能”,反而更让人心里没底。

马先生认为,目前人生教练走红,值得被大家关注的是当代人心理层面的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相关培训机构提供的人生教练培训是否规范,能否真正为高价买服务的消费者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市面上涌现出更多能够为大家疏解心理问题的职业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求人不如求己,我们更应该清醒地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能任由某一种职业成为自己人生方向的掌舵者。”马先生说。

我觉得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焦虑,像我现在就对大学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比较迷茫,我也很希望有人能给我专业的指导。但我并不想为人生教练付费,我认为所谓的人生教练并不一定能洞察每个人的生活,人生的方向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街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牟同学

我没有听说过人生教练这个职业,但是我认为它既然能走红就有存在的道理,可能是因为现在人心理压力比较大,需要有人帮忙梳理和开导。不过现在这个职业比较小众,不论是想当人生教练还是找人生教练,都需要我们擦亮眼睛去甄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张先生

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很多人都会有看不清未来的时候,如果这种状态一直得不到缓解,就需要专业人士来疏导。我觉得人生教练这个概念比较宽泛,我们可以在遇到不同问题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地去寻找解决方法,比如找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王女士

微观点

看见走红背后的诉求

工人日报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体试图审视和挖掘自己的更多价值,于是人生导师、人生教练等角色和职业就有了发展机会。这是一种现实诉求,也折射出当下诸如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或精神救助渠道的不足,花钱请“人生教练”也就成了一种有限的选择。

必须看到,目前,国内没有人生教练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大部分教练都会通过国际教练联合会的认证获取全球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的教练是否适合国情?服务与收费是否等值?能否为职场人指点迷津?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职场人花钱请人生教练背后的诉求应该被看到。破除中年危机以及职场人际关系的焦虑,除了“教练”们要练就过硬本领,也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努力,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公益机构等要与时俱进,针对职场人的现实诉求,推出相应的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公益性支撑,同时建立起多元的价值评判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这颗“螺丝钉”是有价值的,进而让职场人少一些迷茫和无奈,激发起更多斗志与勇气。

人生教练不是人生方向盘

北青网

由于目前国内没有关于人生教练这个职业的相关标准和准入门槛,大部分人生教练都是通过ICF的认证获取全球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而且这种证书的含金量,还有待于检验。

另外,国内相关培训机构提供的人生教练培训是否规范,人生教练“每小时数百元至上万元”的收费是否产生纠纷,也是各方关注的问题。在目前培训市场上,培训机构几乎都在给学员画“大饼”,但实际上兑现的并不多,那么花钱报名人生教练培训班的学员要有警惕意识。同时,面临人生困惑的职场人,求助人生教练时要提防收费与服务不匹配的问题。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各种困惑与坎坷,有时候能自己解决,有时候需要求助外力。但最终要靠自己,即便人生导师量身提供的私人服务,也不一定是科学的启示。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与众不同,而人生教练给出的那套理论和方法,未必适合所有人。所以,理想的做法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并能随着时代变化随时优化,就能减少人生困惑。

即便人生教练的水平再高,所提供的也只是参考意见,而每个人的人生方向盘,始终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神回复

网友@董红霞:人生教练,单是这四个字已经越界了。

网友@炸虾尾厨:其实你把课时费交出去的时候,大概就已经明白想要什么了吧。

网友@秦大大:为什么需要人生教练?因为当局者迷。

网友@王哥-静音版:自己的人生怎么过,为什么需要人去教?

欣视界

人生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初听到人生教练这个词,很多人都像我一样,把它和购物平台上所谓的“人生导师”“心灵导师”画上了等号。具体了解后才知道,人生教练并不会给出具体的建议,更不会为谁作决定,他们致力于帮助人们发掘和实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制定合适的成长计划,实现自我超越。

客观来说,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和挑战,比如职业发展的迷茫、人际关系的困扰、情绪管理的难题等。人生教练作为专业的指导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人们走出困境,实现心灵的成长和蜕变。这一职业的存在,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生教练真的具备专业能力。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这个赛道还非常小众,中国大陆认证人数不足2000人,社交媒体上的大多数帖子,似乎都是“预告”。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生教练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机制,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的“野教练”和不良商家。这些教练可能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甚至可能利用客户的信任和依赖进行欺诈和误导。

从顾客的角度来说,人生教练的服务效果也是难以评估的——怎样判断其真实水平和服务质量?客户在付出高昂的费用后,能否得到预期的收益和成长?客户会不会对人生教练产生过度的依赖,甚至将教练视为自己的“人间指南”?

我们欣喜于新兴职业的出现,呼吁行业规范化发展。然而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该明白,人生的方向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济南日报 记者:曹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