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从医疗机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发挥政务公开促改革、优服务的重要作用,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机构一件事”集成审批,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压减办事材料、丰富办事方式、降低办事成本,助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公众参与,协同推进意见征集。截至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总数已达到5037家,“医疗机构一件事”改革需要整合多个办理场景及办理事项,涉及医疗机构群体数量多、层级广。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积极扩大公众参与,深入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八十八医院等全市重点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走访,组织召开涵盖医疗机构负责人、群众代表、专家学者等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参与的专题座谈会议4次,认真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建议,采纳相关建议7条,并对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进行了及时反馈。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医疗机构审批中的高频办理事项进行了细致梳理,精准掌握工作的难点和堵点,起草制定《泰安市“医疗机构一件事”审管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制定后,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公众参与程序,在门户网站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扩大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推动政策制定科学、公开、透明。

聚焦流程优化,协同推进事项公开。梳理整合医疗机构5大类18个关联性强、办件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行政许可事项,通过表单整合、材料精简、流程优化,综合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在线核验等方式,打造医疗机构登记、变更、校验、延续、注销5个一件事服务场景。对申请材料进行标准化梳理,实现市域范围内审批要素标准统一。线下开设“医疗机构一件事”服务专窗,主动提供规范的办事指引,并对特殊群体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在“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开设“医疗机构一件事”专区,公开发布办理流程、服务指南等,实现网上办理、材料复用;推出电话提醒服务,增加在线指导,简化填报程序。改革实施以来,成效不断显现,以医疗机构准入为例,申报材料及办理时限大幅压减,审批时限从法定10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压减13个,优化关键要素20项,办理效率整体提升73%。

聚焦多种维度,协同推进政策解读。为进一步加速释放政策红利,让好政策变得更加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解读。注重发挥媒体解读的广泛性,在泰安日报、望岳客户端等媒体发布《泰安市打造“医疗机构一件事”并联审批服务》《泰安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机构一件事”集成审批》等宣传报道,系统介绍改革内容及成效。注重发挥专家解读的专业性,组织召开政策现场解读会,邀请泰安市医学会相关专家对“医疗机构一件事”改革的具体条款和事项,进行要点拆分、深度解读和综合指引。注重发挥政策解读的趣味性,依托“民情企业小课堂”,制作了“如何办理医疗机构一件事?”视频短剧,将政策条款变为“情景再现”“一事一拍一秒即懂”,切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报道)

(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