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2027年中国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的发展目标,各地因地制宜绘制未来产业发展蓝图,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

湖北近日印发《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下称《实施方案》),明确将以创新为动力,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以“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先导区”为载体,构建“新技术突破-新场景应用-新物种涌现-新赛道爆发”的未来产业生态,打造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引擎。

湖北立下千亿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湖北省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企业培育、产业发展、载体建设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100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培育100个引领性、创新性产品,制定100项关键标准和规范,打造100个标志性应用场景,发展壮大100家科技领军企业和创新型龙头企业,建设10家未来产业科技园和未来产业先导区,未来产业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

到2035年,未来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涌现一批引领世界的重大原创成果和示范应用场景,集聚一批头部企业和重大平台,汇聚一批顶尖创新人才,形成若干未来产业集群,未来产业总体规模达到万亿级,推动湖北成为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未来产业,湖北已有科研与产业基础。湖北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生命科学领域,布局建设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脑机接口系统等前沿技术研究,涌现出全球首创眼科罕见病基因治疗新药等前沿创新成果。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依托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器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取得了人形机器人多模态柔性电子皮肤、机器人视觉、灵巧手等重大原创性成果。

《实施方案》提到,湖北将实施颠覆性技术策源行动,强化未来产业基础研究,加强未来产业标准和专利布局。实施应用场景牵引行动,推动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实施未来产业企业培育行动,培育前沿科创企业,培育高技术高成长企业,推进未来产业企业融通发展。实施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行动,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实施未来产业人才引育行动,精准引进未来产业创新人才,支持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实施未来产业生态营造行动,加强科技金融赋能,推动数据资源流通利用,拓展全球创新网络,完善未来产业治理体系。

上述负责人表示,湖北将紧盯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立足湖北学科特色、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前瞻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创新平台。支持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首批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武汉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数学与智能研究院。布局建设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通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尖刀”技术攻关工程、“楚天英才计划”等,开展未来产业前沿技术研究,储备未来产业战略科技人才和前沿技术。

多地竞逐未来产业

不只是湖北,今年以来,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实施未来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行动计划与配套政策,带动全国掀起发展未来产业的势头。

我国发展未来产业重点瞄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六大方向。各地根据自身优势产业选择细分赛道。

比如北京选择了20个产业方向,包括未来信息(通用人工智能、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未来健康(基因技术、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脑科学与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未来制造(类人机器人、智慧出行),未来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未来材料(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未来空间(商业航天、卫星网络)。

上海瞄准16个细分领域,包括未来健康产业集群(脑机接口、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智能计算、通用AI、扩展现实XR、量子科技、6G技术),未来能源产业集群(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深海探采 、空天利用),未来材料产业集群(高端膜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非硅基芯材料)。

江苏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以及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先进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

广东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前沿新材料、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超前布局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浙江紧盯未来网络、元宇宙、空天信息、合成生物、未来医疗等9个快速成长的未来产业,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及核技术应用、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6个潜力巨大的未来产业。

专家认为,未来产业将成为各地拼经济、谋长远的重头戏。“今天”的未来产业,就是“明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乃至“后天”的支柱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地方政府应强化未来产业的资金投入保障,给予未来产业长期稳定的领投支持。今天对未来产业20%的投入和布局,将为以后带来80%的收益,从而建立起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效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