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

#出国打工#

#非洲生活分享#

#财务工作#

#非洲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165位真人故事

我是多多,今年21岁,目前是非洲国企员工。

因父亲工作调动,我小学六年转学四次,锻炼了我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临近大学毕业时,我考研失败,又错过了秋招。

幸运的是实习的同时,我抓住春招的时机,海投简历,冲破层层阻力,最终踏上非洲,过我想要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我)

2002年,我出生在山西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现在都是国企员工,家里有个妹妹还在上学。

因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所以我们没有像城市的孩子一样要上补习班。

放学之后只要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就可以走出家门,依然像上学前一样,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抓泥巴、摘野果……甚至整个村里到处疯跑。

美丽的田园风光,总是让我流连忘返,轻松自在的童年生活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爸爸对我一贯是鼓励式教育,比较随意,而妈妈对我的教育就比较讲究,尤其是学习方面。从怀孕到幼儿园毕业,妈妈几乎天天睡前给我讲各种故事,以激发我对学习的兴趣。

记得小学一年级时,我发着烧硬挺着参加完期末考试,考完立即回家休息,但回到家就意识不清醒了。过了几天,老师判完卷,同学们要回学校去拿成绩单,可我高烧反反复复,还在打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抱着1岁的我)

于是老师让同学把成绩单、奖状和奖品带给我。我们学校发的奖品一般都是本子、笔之类的,没想到我的奖品是一本《新华字典》。

原来在几个村的小学联考中,我竟然考了第一。

妈妈觉得她的辛苦没有白费,我应该是一块读书的料。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更加重视我的学习,平时对我的监督更加严厉。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写数学作业,我写的字东倒西歪。妈妈看了,气得打了我一顿。不过这是妈妈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打我。

正因为妈妈对我严加管教,所以我从小的学习习惯还是蛮好的。

哪怕现在的我也喜欢整洁、有秩序,平时学习、工作都会喜欢列一些计划,然后按计划认真去完成。

后来因为我爸工作调动,小学六年,我转了四次学。不过,频繁的转学却锻炼了我较强的适应能力,每到一个新环境能很快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周末团建)

但是我跟小学的同学,没有一个是关系亲密的。因为我跟大家相处的时间太短,潜意识里总感觉自己没过多久就要离开了,他们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同学们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因此每到一个新的学校,我就会感到拘束,很难放开,也没有安全感,看起来比较内向。甚至五年级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传的,学校里还谣传我有自闭症。不过我听了也没去解释,只是一笑了之。

幸好六年级的时候,我转学去的学校是新建的,所有老师、同学跟我一样都是新来的。我仿佛来到了自由王国,呼吸也变得顺畅,可以随意地伸展拳脚了。

也是那时候我开始当班长,还当学校的大队干部,有时帮校长做事情,还要管全校的卫生。甚至有一次,拿着校长递给我的话筒,去采访操场上所有堆雪人比赛的同学。

此刻,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并非一个内向的人,而是偏外向型的,并且很喜欢做组织者、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游轮上看日出)

小学毕业我去读了私立初中,一般每隔两周回一次家,所以初中三年是以校为家。不过我很快乐,因为我当时学习好,老师们都会“宠”着我,事事顺心。

后来,我就顺利地进入全省排名靠前的一所重点高中。这所高中每年考上清北的学生人数就有三四十个,要是能考上清北,我做梦都会笑醒。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记得我刚入学第一天,排队去充饭卡,只见排在我前面的一个女生拿着一本高考词汇书在背单词。第二天,我又听说很多同学已经自学完了高二的物理、数学。当时我非常震撼。

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压力,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比你优秀的人更努力”。

没多久,我就发现有很多同学不但学习好,还很漂亮,家庭条件也很好,又多才多艺。

同学们都太优秀了,都在闪闪发光,让我很难找到自己的定位,感觉根本看不到自己,似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我觉得再怎么努力都很难追得上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懂这一幕的杀伤力)

小学、初中,我都是年级前三、还经常第一的学霸,并且学习轻松,学习的事全部在学校搞定,回家从来不带书本或学习资料。

而高一的第一次期末考试,我突然变成了年级第400名。

我的身心备受煎熬,一下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学习再也不会拔尖。但是一次话剧表演的活动又让我找回一些自信。

高二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次英语节,我们班排了一个《哈姆雷特》的英语话剧, 我去参演了一下背景板。当时我扮演的是一个贵妇,开场有几个舞蹈动作,然后就端坐在那里,并时不时地配合一些表情。

之后,学校组织诸如此类的活动,我都有单独发言或表演的机会,就像诗朗诵的节目中,我就是领诵人。

这让我在高中黯淡无光的时候,也有了一些光,慢慢地重拾一些信心,不至于那么崩塌。

但是超负荷的学习使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吃不好睡不香,精神恍惚,三天两头跑医院打针吃药。我经常怀疑自己每天这样努力、辛苦有没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见非洲飞蚂蚁,着实惊吓)

就在我迷茫的时候,幸好遇见一个中途接班的数学老师,又给了我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数学成绩还算可以。当我拿着数学卷子去找老师帮忙一起分析时,老师除了给我分析错题以外,还给我指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且指着排名第一的数学成绩,笃定地跟我说:“你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成绩呀!我完全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在她的鼓励下,我的学习成绩果然有了明显的进步,最终考进了211大学,但至于清北,只能望洋兴叹了。因为我高中前面一年多落后了太多,但我憧憬着将来考个985研究生。

来到大学,我交了一个好朋友,但我们两个的性格却是截然相反。所以我经常跟大大咧咧的她相处,会有一种很惊奇的感觉。

从小受家庭纯放羊的散养教育,所以她自由洒脱,可以“不管不顾”。但她能抓住主要事情去做,其他小事情她完全不会放在心上。而我经常会为一些小事情而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诞节手绘小树)

有时候我要是不高兴,她不会“照顾”我的情绪,因为她根本发现不了我是否高兴。但跟她相处久了,我感觉自己变化挺大的。

在她的影响下,我也不再在小事情上去斤斤计较。这样一来,我心情变得愉快,跟人相处也更轻松。

我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在我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总会出现贵人,对我有莫大的帮助。如果靠我自己,是根本没办法变成现在的我

大二时,我通过一场比赛认识了一个教练,相当于心理咨询师。他通过跟你聊天,帮你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我那时最主要是没整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跟教练交流了近2个小时,当时我从头到尾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

他最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想象自己已经过了几十年,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最后想一想,你在回顾自己的人生,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附近幼儿园的亲子活动)

此时我心里的念头很清晰很强烈,我最后悔的就是不够勇敢。

于是我立即把网上个性签名改成“要成为一个更勇敢的人”,这个签名一直用了两年。

之后,我还去成都的铁牛村参加过一个志愿活动。在那几天里,我还是很有收获的。

我发现那里有很多青年人在建设乡村,也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原来大学生毕业之后,并不是都去做那种光鲜亮丽的工作,或者是走上巅峰人生。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会抛弃名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正因如此,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川大,但意味着失去秋招的机会。当时班主任老师和同学都来劝我:“考川大太难了!”可那是我心心念念的梦校,我必须试一试。

结果成绩出来,英语政治专业课都和预期差距不大,而投入时间最多的数学却意外惨败,彻底与川大无缘。

我当时的确是很难过的。我此前对人生的所有规划,都是基于我985研究生身份进行的,现在要推倒重来。太难了!于是我决定再考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赞比亚周末市场里,可砍价一半)

第二天,我翻出复习资料,列下计划,开始二战。然而看着笔记上“求极限的七种方法”,我突然觉得“我不行”,不是“可能不行”,而是很强烈的一种“我考不上了”的感觉,然后就没劲了。

于是,我迅速找了一个实习单位,离开家换一个环境,重新找找方向。我实习976,空闲时间开始海投简历、面试。结果投递1000多次,面试20多家,拿到offer10多封。

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如今的就业有多难,上海证券营销岗和我同场面试的另外三位女生都是海外硕士学历,以及其他很多场面试,看着大批拿着优秀简历争取那个并不完美,甚至都不算合适的工作,当然也和“喜欢”沾不上边。

最初决定考研当然有对学术的兴趣,除此之外支撑我的是想要一种平和喜乐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想要一个体面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年理发像一场豪赌)

但春招的过程发现,研究生的身份也不能给我这个保证,谁都没法知道三年之后的就业环境是更好还是更差。

幸亏实习被留用,但没想到临近入职却告知被毁offer。我挂掉电话一边崩溃大哭,一边投简历。

不过,从小在我妈的耳濡目染下,我就不知不觉有了这样一个人生信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不要给自己设限,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要争取,如果不争取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于是我继续投简历和HR反复拉扯拿到5+offer。从中发现有去非洲的工作,正好我也不喜欢国内加班加点的工作,所以过五关斩六将、信心满满地参加了这场非洲国企招聘的面试。

然而公司却通知我没有通过面试,可我要知道原因,于是赶紧去了解情况。原来我的面试成绩非常不错,公司只是不太想要女生去非洲,而会优先考虑男生。

可我既然决定了,就要想方设法去争取,一次又一次跟公司负责人表达我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收藏的钱币)

首先,我虽然是女生,但我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工作能力,因为女生想要通过最后面试,本就经历了比男生更严苛的关卡。

其次,参加这次面试之前,我就已经充分了解了非洲这边的情况。

第三,家里不会反对我去非洲。

其实父母和其他家人,一开始极力反对我去非洲。对他们来说,我还是个20来岁的女孩,去那么远的地方,再说国内了解到的非洲又比较片面,想想都是各种的担忧。

当时我还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但是公司有先例,曾经就有女生都已经通过面试签约了,突然说父母不同意就只好作罢,还影响公司的工作进程。于是我采用了“先斩后奏”的办法,不过我的决心让父母最后也尊重我的选择。

幸好通过综合考虑,公司权衡之下最后还是选择了我。因此我达成所愿,踏上了非洲,来到赞比亚一家国企做财务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外第一个生日)

我所在的地方应该算二三线的城市,感觉整体有点中国风,大多的都是一层二层楼,也有些许高楼,但是比较少。最高的算写字楼、酒店,也就六楼七楼。

这里的网络也没有国内的好,交通工具只有公共汽车,而且车子的质量和司机都比较随意。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出行基本上都是自己开车。

话说姑娘家最怕晒黑和脸上长痘,可这边的天气特别热,这两样我都无法幸免。

我来了之后,连风衣、长裤都只穿了几天,后面的半年多都是短袖短裤短裙,晒得我的腿黑了好几度,但是没有办法,穿不了长裤。我还不停地上火,再加上这里水质也不太好,我的脸不停地长痘。

但我想,这是暂时的水土不服,到一定的时间适应了就好。

不过,赞比亚的治安还是蛮好的,只要不去那种特别乱的地方,白天出门基本上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新发色)

在这里,我吃的住的都很习惯。

我们公司有自己的食堂,请的虽然是当地的厨师,但做的都是中国菜,味道跟在家里吃的差不多。

我住的是单间,也有空调,周围环境、绿化等等都还挺好的。

来到异国他乡,跟同事之间相处也还挺融洽的。因为这里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只有同事在身边,相互之间就像家人一样陪伴,很亲密。

刚到这边可能被新鲜感填满,我也不是特别思念家乡和亲人。但在这里过第一个中秋节时,大家一起去外面吃饭,看着天上挂着的圆月,我就突然觉得自己离家好远,淡淡的忧伤不禁涌上心头。

不过,这边整体的生活状态,就是简单快乐

我们公司有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小哥,他日常的工作是维护草坪、打扫卫生、搬东西等各种杂事。公司里所有事情,只要你叫他,他都会帮忙。但他的工资低得可怜,一个月只有两千克瓦查,折合人民币70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非洲过的第一个年)

可他总是乐呵呵的,我在办公室每天都能听到他的笑声,他说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到下班时间他也不走,继续工作,经常自愿加班,不过有少许加班费。

这边生活节奏除了慢,还是慢。

比如我去银行办个业务,那些柜员的动作巨慢,就跟树懒一样,让你感觉是在放慢动作。让人看了特别着急,我都来这儿已经六个多月了,依然是这样的感觉。

去西餐厅吃饭,上菜也是特别慢。当地人也好,白人也罢,他们吃饭可能真的不着急。他们慢悠悠地点完菜,然后海阔天空地闲聊,吃的时候也特别慢,吃完还要喝个咖啡,再聊好长一段时间,真的慢得很离谱。

哪像我们这伙人去吃饭,去了迅速点完,然后就催着上菜,上完菜吃完就走,感觉就是纯纯的干饭。

目前为止,我遇到的当地人都很友好,很热情,表达也非常直接,并没有像在国内了解到的那样野蛮无理。

他们对孩子也是从小就鼓励式教育,不会特别迫使孩子做什么或学什么。他们觉得过好每一天,开心最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八节快乐)

我在这边的工资比国内要高一点,但没有网上说的年薪百万,对我来说够用就好,因为我爱上了这里慢节奏的生活。

如今我到了非洲大陆已经半年多了,加班的次数不会超3次,每天下午五点准时下班。上班时认认真真,下了班就自由了,逛街、买东西,想干嘛就干嘛。

来非洲的中国人基本都有一个想法,就是“离不开的非洲,回不去的中国”,意思就是只要你来过非洲之后,你适应了这边慢节奏的生活,你就很难再回到国内去。

回想起来,人生每一个重大选择,我都做得没那么正确,但没关系,弯路走多了,便都是我们能走的路。

人生是旷野于我而言,不再是一句空话。我真真切切地看到拥有无数可能性的、精彩的未来在我面前展开。我终于可以昂首阔步、骄傲地体验我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主人公账号“多多”)

所以,考研没有上岸的朋友,不论接下来选择如何,真的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已经很棒了!

【口述:多多】

【撰文:史曼罗】

【编辑:乌溪雾】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