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剧说唱艺术团一行抵达台北进行演出,这也是大陆跟台湾恢复正常以来,大陆方面中国广播说唱团第一次踏上宝岛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中国广播说唱团到台湾除了进行一场公开的演出之外,最大的任务就是去看望“少帅”张学良。

趁着拜访张学良这个宝贵机会,说唱团成员、同为东北老乡的黄宏突然拿出纸笔,希望张学良能够为老家东北“题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想到的是,张学良斟酌良久之后,最终只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那么张学良到底给家乡题了哪三个字?其中是否有什么深意?

中国广播说唱团的宝岛之行

自从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之后,海峡两岸就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在长达37年的时间里,台湾一直实行高压的“戒严”政策。直到1987年,在蒋经国的解禁命令之下,两岸才重新开始恢复正常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岸恢复正常交往之后,大陆方面也开始派人员到台湾进行沟通和交流,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团体,而中国广播说唱团也在1993年获得了宝岛行的机会。

此次中国广播说唱团到台湾,除了要进行一场公开的演出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去拜访“少帅”张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少帅张学良已经92岁的高龄,并且已经获得了自由,可因为国民党方面的限制,张学良一直都没能回到东北老家。

而当得知大陆说唱团要前来拜访之后,张学良当天早早就来到了约定地点,准备接待大陆的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次说唱团成员包括黄宏、冯巩、牛群、倪萍等知名艺人,尤其在东北长大的黄宏更是张学良的老乡,因而在见到张学良的那一刻,黄宏忍不住亲切的用老家话跟少帅打招呼。

而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后,少帅也是眼睛一亮,赶忙问道黄宏来自哪里?

而当得知黄宏是东北人之后,张学良立即询问道:你来自东北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听到黄宏脱口而出“沈阳”二字之后,张学良第一反应就是:你是奉天人。

张学良口中的奉天就是黄宏嘴中的“沈阳”,当年东北易帜后,奉天就改名为了沈阳,但张学良第一反应仍然是称呼沈阳为奉天,可见在少帅心中,奉天一直是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陆人民的心中,张学良是当之无愧的爱国将领,若非当年他不顾个人安危,和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恐怕难以达成,而抗日胜利自然也不会这么快到来。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学良对民族独立的贡献毋庸置疑,这也是黄宏等人特意拜访少帅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黄宏口中听到乡音之时,距离张学良离开大陆已是44年的光阴,所以在临别之际,黄宏黄宏特意拿出纸笔,请少帅为家乡父老题词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拿到黄宏递过来的纸笔之后,张学良却怔在了原地,直到几分钟之后,张学良才开始动笔,可最终也只是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少帅的伤心过往

黄宏本来是想让少帅为家乡父老题词留念,因为黄宏也知道,家乡父老一直非常挂念少帅,而张学良也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无法回到家乡再看一看父老乡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少帅拿到纸笔后却迟迟没有动笔,甚至还以上了年纪、老眼昏花推辞题词,直到几分钟之后,张学良还是再次提起笔,颤颤巍巍地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张学良

而且张学良还特意允许黄宏,可以随意在上边添加文字。对于少帅的举动,黄宏虽有不解,但也欣然接受了。但黄宏最后并没有在上边加任何文字,这张纸便一直只留下少帅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上,1993年时的张学良虽然已是92岁的高龄,但是他的身体状态并不算差,而且行动也完全没有问题,那他为什么没有给家乡题词呢?

说到底,张学良内心还是觉得对家乡父老有“亏欠”,甚至到晚年获得自由之后,他也只是从台湾飞到了美国,直到去世也没有回到家乡看一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少帅对东北老乡迟迟没有回应?说起来,这也是张学良的伤心往事。

当年张学良从父亲张作霖手中接过东北军首领的地位,按理说作为东北的掌权者,三十万东北军的统领,张学良应该对东北几千万父老的生命和安全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结果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张学良却执行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命令”最终才导致东北快速落入了日本人手中,更是让3000万东北人民长期生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

不知道,对于自己的这项决定,张学良在日后有没有后悔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张学良对于自己当初的决定,必定心有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归根结底,张学良此举也并非个人意愿,其本意也是希望能够全国上下一致驱逐日寇,否则其后来也不会冒生命之危发动“西安事变“。

更何况,日寇当年还是杀害张作霖的“凶手”,所以无论如何,张学良执行的“不抵抗政策”都有待商榷,而张学良自己也必定明白这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为何在面对老乡黄宏的题词要求时,张学良一直迟迟没有落笔,最后只能写下自己的名字的真正原因。其实张学良此举更像是希望由家乡父老评判自己的功过。

在台湾逗留之后,张学良就带着家人飞往了美国夏威夷,并直到2001年逝世于夏威夷并安葬在此地,再也没有回来过大陆,更没有回过东北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对于历史人物很难用现在的眼光去评价,所有的分析都要站在当时历史的情况下,至于功过是非只好留给后人评说。

但无论如何,在张学良的一生终究是有功于国家,毕竟将功补过也好,一心为国也好,没有张学良,恐怕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还要推迟很久。

参考资料:
生活时报:2001-10-19:黄宏李金斗等回忆少帅:“我亲眼见到了张学良”
辽沈晚报:2001-10-20:8年前曾有幸拜访 黄宏今朝含泪赋诗怀念张学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