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酸药物(RNAi)厂商Alnylam(阿尔尼拉姆制药)最新公布了一项针对罕见心脏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每三个月接受一次注射的患有转甲状腺素淀粉样心肌病(ATTR-CM)的成年人,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的死亡减少了三分之一。

阿尔尼拉姆制药表示,基于这一小核酸药物Vutrisiran的最新研究结果,将向美国FDA递交补充新药申请。6月24,该公司股价飙升38%;竞争对手BridgeBio(布里奇生物制药)当天股价暴跌近20%。

BridgeBio公司已于2023年底向美国FDA提交了一款用于治疗ATTR-CM的小分子口服药Acoramidis的新药上市申请。业内预计,这款药物可能成为下一个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单品。

ATTR-CM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肌功能由于不规则蛋白的积累而受到限制。现有的治疗方法有限,辉瑞的一款氯苯唑酸(tafamidis)为全球首个转甲状腺素蛋白稳定剂口服制剂,也是目前唯一一款ATTR-CM治疗药物。该药物于2020年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ATTR-CM患者。

阿尔尼拉姆制药的小核酸药物研究数据可能为创新药市场打开新的大门。Vutrisiran的作用是“关闭”或“抑制”转甲状腺素蛋白的不规则产生。公司预计,全球ATTR-CM患者人数在20万至30万,并且还有很多尚未确诊的患者。

小核酸药物基于精准靶向的生物基因技术。阿尔尼拉姆制药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小核酸药物管线从立项到临床III期的成功率约为60%,远高于传统小分子药物和靶向类药物的成功率。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制药巨头也都在押注小核酸药物赛道。去年7月,罗氏和阿尔尼拉姆制药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并商业化用于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性RNAi疗法Zilebesiran。

近两年来,小核酸药物获批上市的步伐明显加速。2023年,美国FDA批准了4款小核酸药物。去年8月,诺华公司靶向PCSK9基因的长效降脂小干扰核酸(siRNA)药物英克司兰(inclisiran)在国内获批,标志着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已加速进入小核酸药物时代。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至少有24个处于IND和临床I期的小核酸药物正在开发中,至少2个处于临床II期。

今年年初,中国也发生了两起小核酸药物的对外授权,分别是勃林格殷格翰与瑞博生物的交易以及诺华与舶望制药的交易,总金额超过60亿美金。

思拓凡(Cytiva)中国基因药物事业部总经理袁铭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小核酸创新论坛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小核酸药物已从罕见病扩展了到更大的适应证,比如肿瘤和心血管类疾病领域。全球来看,小核酸药物市场还处于发展早期,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布局小核酸赛道。”

袁铭认为,从现在临床阶段到产品上市还需要3-5年的时间。“中国小核酸市场现在已经具备完整的行业生态链,小核酸设备产能已经达到全球领先。”他表示。

他还称,目前尚无国内研发上市的小核酸药物,大多数小核酸药物还处于临床早期阶段,企业在搭建成熟的符合GMP要求的厂房设计上,包括车间布局、防爆设计、相关配套公共工程的选择等方面存在挑战。

从技术方面而言,袁铭表示,小核酸领域目前还存在一些行业未满足的需求,比如递送技术的开发,目前已上市的小核酸多以LNP等方式进行递送,这些递送方式多为肝靶向,如何做到肝外靶向的递送一直是行业内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此外,如何保证小核酸药物在递送过程中不被降解,顺利地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中发挥作用也是目前存在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