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为不仅违背医德,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漠视

 医生私自替换注射药品,医德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医生私自替换注射药品,医德何在

▲点击观看视频

近日,广东惠州博罗县人民医院医生张某私自替换注射药品的事件,引发了关注。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事发于2023年10月4日,博罗县一名市民因被猫咬伤手指,前往县人民医院就诊,在接种了第一针狂犬病疫苗后,他发现医生张某私自替换了注射药品,并通过其个人二维码私下收费,当场揭发了这一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观视评:

好在患者及时发现,避免了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但假如患者因常识不足或者没注意没有发现的话,后果可能会怎样?要知道,狂犬病一旦发病100%会死亡,患者必须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必要情况下,还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患者要的是100%的安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也都会这样选择。

而涉事医生很可能就是看准了患者这一心理,同时按照经验判断,患者的病情根本没必要注射免疫球蛋白,便决定用生理盐水替代,以给患者心理安慰,又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自己额外获利。一针免疫球蛋白价格大约200元,一个成年人一般至少要打五六针,费用在一千元以上。医生若想以此获利,从而对患者进行倾向性引导,那将会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但该行为不仅违背医德,更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漠视,一旦医生判断失误,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好在该事件被及时止损,但也暴露出医院管理存在的漏洞。博罗县卫健局介入调查,对张某作出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交公安部门进一步查处。同时,责令博罗县人民医院对张某作辞退处理,对医院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一并作出相应处分,并针对存在的管理漏洞等问题进行整改。这对所有医务人员都是一次深刻警示。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筹:陈若松

编辑:左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