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禁毒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神奇饮料”“开心糖果”“保健品”…这些五花八门的“时尚潮品”,背后却是新型毒品张开的獠牙。在第37个“世界禁毒日”来临之际,检察官为您揭开新型毒品的“画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等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毒品)。

JINDURI

“上头电子烟”

易成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1月,福州的刘某某通过微信出售了多个电子烟弹。经鉴定,上述电子烟弹中均检出依托咪酯成分。最终,刘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检察官提醒

2021年7月1日,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列入毒品管制。2023年10月1日,依托咪酯列入毒品管制。

上头电子烟,是一种类似电子烟的产品,主要添加了合成大麻素或者依托咪酯成分,长期吸食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症状,过量吸食还会出现焦虑恐慌、被害妄想症,甚至窒息、休克、猝死。广大群众要坚决抵制新型毒品的诱惑、侵蚀,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做到洁身自好。

JINDURI

“处方药”

竟是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7月,张某某明知曲马多复方制剂为国家管制类精神类处方药,仍非法获取并出售。后张某某被抓获,并在其住处查获盒装复方曲马多片200板、散装复方曲马多片29板、氨酚曲马多片18板。最终,张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检察官提醒

2023年7月1日,曲马多复方制剂、苏沃雷生、吡仑帕奈、依他佐辛等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奥赛利定列入麻醉药品目录。

新型毒品有时会披着治病救人的“药品外衣”。过量使用曲马多可导致抑郁、成瘾和癫痫发作,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吡仑帕奈会引起头晕、嗜睡,增加自杀风险;依他佐辛会引起眩晕、嗜睡、呼吸抑制、休克等等。现代人在面对社会压力时,应当寻求正确的方式排解压力,不能寄托于药物寻求短暂的快乐。此外,配得精神药物的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药品,切勿将药品出售,走上贩卖毒品的不归路。

JINDURI

警惕舌尖上的

“保健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9月份至2022年2月份,福州的陈某虽然在网上和新闻中了解到咖啡因是国家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仍从海外网购咖啡因胶囊并将其伪报为保健品清关发回国内。后陈某在其经营的网店以“保健品”名义将该咖啡因胶囊卖与国内多地买家达180余瓶。经鉴定,上述咖啡因胶囊均含有咖啡因成分。最终,陈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检察官提醒

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是咖啡、茶、可乐等常见饮品中的主要成分,也是被普遍使用的精神药品,具有毒品、药品和食品三重属性。适量摄入咖啡因能起到缓解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其在临床上也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但其具有成瘾性,大剂量或长期服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故我国将咖啡因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如将其作为毒品滥用物质而加以走私、贩卖,则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本案提醒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要对咖啡因成瘾性提高警惕,正确区分咖啡因食品、药品、毒品的属性,防止滥用并对身体造成损害。

来源: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

转发:福建检察新媒体

责编:贺华锋 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