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真没想到,曾经被年轻人不屑的养生茶,近年来成为“顶流饮品”,上线24小时居然卖了115万帖,到底是年轻人老了还是“中药代茶饮”又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生这个词语似乎从来都不会与年轻人挂钩,但近年来,却偷偷在年轻人的心里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的身体也越来越熬不住了,众多“脆皮大学生”“脆皮年轻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图源:《2023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2023年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的健康困扰已然超过中老年人。养生则成了年轻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从不屑养生、质疑养生、开始养生、再到在养生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八段锦、刮痧、艾灸、中药茶饮,都成了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买爆2元乌梅汤

24小时卖了115万帖

不久前,浙江省中医院的2.0乌梅汤刚上线就被抢爆了,上线24小时卖出了115万帖。医院的小程序甚至被抢到服务器瘫痪,而下单乌梅汤的大多都是年轻人。

图源:浙江经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官方介绍,2.0的乌梅汤主要是由乌梅、山楂、甘草、荷叶以及丹参组成,具有解暑化湿和降脂减肥的功效,每帖仅需要1.91元

图源:浙江省中医院小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减肥”二字就足以让年轻人走不动道了,有网友表示,“一次只要两块钱,还能减肥,手里的咖啡奶茶瞬间不香了。”

但每单乌梅汤下单后成功后需要10天才能发货,面对千万网友的催单,浙江省中医院坐不住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发布了道歉视频。

图源:浙江省中医院官方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方表示,由于单量庞大,院方正在加大马力备货、验货等流程,并晒出了工作人员工作到凌晨的工作日常。估计那段时间在药房工作的药剂师都要“绷不住”了,“这么多的单,根本包不完”。

即使开售了20多天,小程序里的乌梅汤2.0和1.0,仍常处于缺货的状态。其实早在去年起,浙江省中医院就开始售卖乌梅汤,3天内就卖出了20多万帖。让院方没想到的是2.0的版本更加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到货的网友分享了自己喝乌梅汤的体验,有网友表示,“喝了几天发现自己体重真的有变轻,并且还有通便的作用,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是真的很健康!”

由于大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下单乌梅汤,老中医喊话网友要理性下单,如果是脾胃虚寒的人喝了可能会造成腹泻等副作用,另外一些有慢性病的网友也不适合喝乌梅汤。

图源:浙江省中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乌梅汤被买爆,杭州第三人民医院的“养发饮”也受众多秃头星人欢迎。“养发饮”上线不到一周就卖出了14万帖,价格也同样亲民,1.3元一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梅茶和“养发饮”火了以后,不少网友调侃道,“没想到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医院”、“过两个月,中医院:‘137号,乌梅汤打包还是这里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即便是中药饮品,也难免碰上黑粉。有网友在网上表示避雷,太酸了,喝不下去一点,家里的煎锅都是一股中药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找不准购买渠道的消费者到不知名的中医馆买了7帖,结果账单上却写着“735元”,平均一帖一百元,简直是杀人诛心。

果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是特仑苏,不是所有乌梅汤只要1.91元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乌梅汤2.0浙江省中医院官方没有授权给任何一家中医馆,大家一定要谨防上当受骗

图源:浙江省中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浙江省中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等特色茶饮都是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配药的,每天配置在3000帖左右,还有网友吐槽问能不能刷医保官方早就明确告知了要自费哦

图源:浙江省中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药奶茶,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茶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一天2~3杯的奶茶不是问题,但这样每天的开销都要多出50元左右,还要担心奶茶里是否含有植脂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奶茶,几块钱的中药代茶饮更适合“穷鬼”年轻人。而在去年开始,就有不少商家瞄准了这一赛道,开起了中药茶饮店,更是推出了中式咖啡。

图为: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购买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中药+饮品”玩法并不算新鲜,早在2021年,同仁堂、童涵春堂、张仲景大药房、华北制药等国药老字号就已经加入了这一赛道,先后在中医馆、药房内推出了中药茶饮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童涵春堂就有小吊梨汤、胶原玫瑰露等传统养生产品,同仁堂和张仲景都推出了中式咖啡,罗汉果美式、山楂美式、桂圆拿铁以及姜黄燕麦拿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药茶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加了中药成分的奶茶,比如银荷奶茶里面添加了金银花以及薄荷等中药成分,另一种就是祛湿饮、消食饮等,完全满足了年轻人养生的想法。

以前年轻人喝中药点奶茶的时候还要想一下,这种搭法会不会影响药效,万一影响了还要继续看中医,喝苦的要命的中药。

现在好了,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奶茶不健康了。中药与奶茶的结合,除了健康之外,还能有祛湿、美颜的功效,说不定还带上一点降脂减肥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饮品,就连餐饮也被中医馆包圆了。郑州有个中医馆叫东济堂,除了中医看诊以外,还开了一家养生食堂,主打的就是养生饮食。不仅有养生面、养生煎饼还有养生茶店。

图源:抖音@河南民生频道大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表示,养生食堂的产品都是按照24节气来打搭配,让患者吃的安心吃的放心。

就连那些高热量、高糖分的甜品也出现在中药房的菜单上。在柳州中医院里,能看到各种有中药成分曲奇和蛋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些,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糖不仅仅是白砂糖,还有中药房的三九姜枣糖,这下吃曲奇饼蛋糕再也不会上火了。

有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不爱吃中药,现在中医真的把中药做成糖了。至此,甜品已经是正大光明的续命单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网友们第一次在喝奶茶、吃甜品的事上有安心的感觉

甚至还有贴心一点的中药堂会根据消费者的身体状况推荐饮品将中医的望闻问切继续发挥到奶茶事业上,可谓是用心良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养生”血脉觉醒

不得不说,养生是刻在年轻人骨子里的。各种与中药有关的饮品、食品都被年轻人放在了购物车里。在社交媒体上,八段锦、艾灸等传统的养生方式也被年轻人放进了收藏夹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人长大的标志就是自己主动买凉茶”,这句话放在全国也适用,年轻人长大后就会主动开始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养生这方面,当代年轻人总能说上一两句话。过去啤酒里放枸杞、奶茶里放党参,“朋克养生”成了年轻人近年来最为流行的生活方式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俗的来说,喝中药奶茶和通宵蹦迪的人都是同一批。前两年还流行过一整根人参的熬夜水饮料,自上架便利店后就经常处于售罄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不说有没有用,光是看着都觉得自己精力十足,重回十八岁。不能否认的是,无论是熬夜水还是中药奶茶,都是当代年轻人结合“祖宗严选”的创新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宋朝时期就有快乐养生水的存在。在清明上河图上,有个小摊的木牌下着“香印子”,这香饮子就是在当时十分流行的饮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梦华录》中出现过的紫苏饮,更是古代人的快乐水。因此,潮流是个轮回,中药饮品又在几百年后又重新火了。因此,中药奶茶的出现不过是顺应时代发展。

俗话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但当代年轻人,还没过28、29岁的年纪,养生之魂就已早早冉起。

都说老带耳机听音乐损害听力,但现在才知道音乐也是养生的一种手段。有网友说自己眼睛难受的时候听了两首养肝音乐,眼睛瞬间湿润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纯音乐听不惯,那就听点带歌词的。比如增强磁场听红歌、振奋自己听凤凰传奇。不得不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养生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年轻人的养生血脉觉醒的背后,更多的是好奇心作祟。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真的会很让人好奇中药加奶茶的味道。

有人说,爱上养生是当代年轻人对生活的反叛和矛盾。他们可以额摆烂、躺平,也可以在新事物面前流露出只有年轻人才会有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高举摆烂躺平的旗子,但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身体比脑子还诚实。换句话来说,“精神老年人”不过就是一群年轻人在假装老年人。

但年轻人掀起的这股“中式”流量也不无意义。中药茶饮的火爆,除了是茶饮市场创新的成果,也是中药文化的另一种延升。起码,中医学的同学们多了一种就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的年轻人期盼的未来不再是光荣退休,实现财富自由。而是面对苦不堪言的生活的时候能够呼吸顺畅,无病无痛。

年轻人选择中药奶茶,就是选择了自我与工作之间的平衡点,在清醒发疯和稳定养生之间,选择逻辑自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觉得2元不到的中药茶饮怎么样?你会选择用中药茶饮代替奶茶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