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当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什么是合理体重?公众应该如何判断?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现场演示了BMI(体重指数)尺子和腰围尺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

赵文华表示,体重就是人体的总重量,是评价人体健康最重要也最容易获得的指标。通常可以把体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低体重,也叫营养不足;第二类是体重正常,或者说健康体重、合理体重;第三类是体重过高,也就是通常说的超重和肥胖。

据介绍,判断体重的科学方法是,正确测得身高和体重后,计算体重指数(BMI)——用体重(用kg表示)除以两次身高(用m来表示),再按成人体重分类表判断BMI是否正常。另外还有一种,特别是对成年人,腰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判断脂肪在身体里的分布,所以我国有以此判断成年人中心型肥胖的标准。此外,对于儿童,还可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曲线。

赵文华强调,BMI和腰围是两个独立的超重肥胖判断标准。这两个指标和肥胖相关的慢性病和一些健康问题都相关,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两个指标如果都不正常,叠加起来的风险就更大。

赵文华表示,体重过高过低都不好,对人体的健康都会有影响,她希望每个人都能“两把尺子常量量”。

部分超重肥胖人群,身体的各项指标也许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他们的肥胖属于疾病吗?对此,赵文华解释,大多数超重人群特别是其中的年轻人群属于“单纯性肥胖”,营养学上也叫“能量过剩型肥胖”。这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有希望回归健康体重,体重管理能够获得健康效益和社会效益。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潘莉 责编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