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的时候,住建部就宣布了大拆大建正式结束,许多人都认为未来不会再有大规模拆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41.76平米,已经超过了英国、日本等部分发达国家,未来应该不会再有太多新增购房需求了才对。

对此,贝克研究院其实做过一项研究,从多个维度出发,并且参考了日韩等先发国家的房地产发展经验,它得出的结论是未来购房需求不会再次达到21年近19亿平米的购房高峰,但目前仅12亿平米的购房需求依旧不算正常,在2035年之前,市场应该会恢复到平均14亿平米的购房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这份报告里还提到,未来购房需求会由刚需、改善及拆迁三大部分组成,三大需求分别将达到2.6亿平米、8亿平米及4.2亿平米,这意味着拆迁带来的购房需求将在未来十多年时间里占据3成左右。

原因也不太复杂,第一楼市需要拆迁刺激新的购房需求。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楼市调整政策,目前价格和成交量已经连续跌了20多个月,2023年的新房销售面积已经只有12亿平米出头,对比21年的高点减少了4成左右。

为了提振房地产市场,这几年各种刺激政策都用了个遍,包括降息、降首付、放开限购等,但收效却不大,在这些办法都不管用以后,住建部在2024年提出了“三大工程”,其中就包括了大家熟悉的拆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这一轮拆迁的房子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大城市城中村的房子,尽管都是拆迁,但这一轮城中村改造还是和2016年那一轮存在许多区别的,这一轮拆迁主打的是拆改结合。

根据相关专业机构的预测,这一轮拆迁能带来上万亿的住房消费,差不多能占据当前房产销售的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尽管最近两年在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改造,但这并不是说老小区就不拆迁了,根据深圳发布的城市更新项目来看,这一轮被纳入拆迁的房子主要由危房以及和城市规划起冲突的房子组成。

第二,未来好房子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什么算是好房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原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的说法是,中国的住房和日本相比,不管是建筑质量、设施设备、隔热和防水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说白了,过去开发商都玩的是高周转模式,一个小区两年时间不用就盖完了,尽管肯定能达到建筑安全标准,但距离好房子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也因此,住建部在2024年的房产工作里提到,要新开辟一个赛道,要盖更多的好房子。

好房子的容积率和层高都会更低,单户面积也会更大,这也符合未来改善型住房需求逐渐上涨的趋势。

而原来的房子,未来大概率会是会陆续拆迁的,当然现在的房子楼层都比较高,想要依靠拆迁大赚一笔是不现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只要经济依旧在不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上升,那么自然会对更好的房子有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拆迁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