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纵深发展,6月25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圳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共建基地暨家事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基地”)揭牌。

据了解,该基地设在福田区彩虹社区,已正式投入使用,配备综合沙盘室、洽谈观察室、亲子陪伴室、母婴室、多功能大厅及办公区域,为来访者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沙盘游戏、观察互动、亲子陪伴等服务。基地有5名具有心理咨询或家庭教育指导资质的工作人员常驻,配合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的法官开展工作,为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并协助完成家事调查、案件调解、判后回访等工作。

此外,基地还可以举办家庭教育主题活动,为辖区的学校及社区提供家事普法等服务。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启用后,深圳法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一是加强对队伍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新格局;三是强化司法建议工作,推动家庭教育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努力减少涉未成年人案件发生;四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借助各类传播平台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深圳市妇联负责人表示,市妇联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设在妇联的优势,加强对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二是联合公检法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及家庭支持情况专题调研,及时和法院共享信息数据,推动更多更实举措落地;三是共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持续扩充市妇联家庭教育专家智库、讲师团中的法学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形成更多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产品;四是持续完善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诉调对接机制,依托智慧维权关爱系统进一步完善事项分类和处置流程,在处置前端和源头发力,最大程度减少因家庭教育问题导致的家事案件发生。

“家庭教育问题需要从法律、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来解决,其中法律的强制手段必不可少。越来越多的单位和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建议建立一个家庭教育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绘制‘家庭教育深圳地图’,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针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情况编撰典型案例,提供直观的普法宣传。” 深圳市政协委员潘争艳如是说。

据统计,2022年至今,深圳法院共办理涉及家庭教育指导的案件1801件,依法向96名家长发出家庭教育令68份,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166份,2024年发出未成年人关爱提示书92份,与妇联、民政、教育等单位共建家庭教育指导基地3个,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和指导老师22人,联合妇联或者委托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475次。2024年5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三段式”家庭教育法律指导工作入选“2023年深圳市家庭教育宣传周校家社协同共育十大行动”。

文 记者 李艺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