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在治水方面一直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大禹治水还是李冰父子在都江堰治水,都能彰显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徽省黄山市内的歙县,属于徽州古城的一部分,这里风景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而且与其他的三座古城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古城,其中的每一座古城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和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如此,这四座古城中的任何一座受到了冲击,都是令人心碎的。相比于其他三座古城,黄山市的歙县古城,在近年来多次遭受水患

瓢泼大雨带来的不仅是对当地生产生活的灾难和扰乱,也是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破坏,那么为什么其他几座古城没有受到这么严重的水患只有歙县频频被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与歙县的地理位置有关,也离不开一些历史上的遗留问题

安徽歙县又被淹

据相关媒体报道,从今年六月份安徽省进入梅雨季节之后,合肥以南的部分地区就出现了持续性的降水,而其中降雨量最为“充沛”的要数黄山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实探大雨后的徽州古城:排水系统完善,未受水灾波及

在今年的梅雨季节里,黄山市的降雨量达到了惊人的232毫米,比往年同时期的降雨量超过了10倍不止,这样恐怖的降雨量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歙县被淹。

在前两年的电视剧《大考》中,就是以2020年歙县大水为背景,讲述的当地高考生在面对水患时的境地,电视剧取材于现实,从中能够窥见政府官员和百姓们合力抗洪的决心和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目光回到现在,歙县这次的降水量虽然较往年大了很多,但是却并未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据有关媒体报道,歙县的徽州古城在整个县城中处于较高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排水系统的完善,徽州古城并未受到过大的波及,在水患之后的几天后,古城内的商家就已经开始正常营业了,但是城墙的水痕依旧能看出那天的大水有多么可怕。

在今年歙县的这次水患中,先是在本月的19号爆发了一次,紧随其后的就是23号的那次,这两次的水患相隔如此之近,虽然目前并未报道有人员的伤亡,但是这接连的两次大水还是为歙县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事业的进展带来的非常强烈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歙县与水患同行:四年两次“泡”在水里,如何阻止洪水漫溢?

歙县徽州古城近期的两次大水,也为梅雨季节想要外出游玩的旅客提了一个醒,在选择旅游的目的地时,一定要做好攻略和调查,尽量保证不会在旅游途中出现难以解决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歙县惠州古城内的商户也需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在已经有这两次的大规模降雨的情况下,做好更充足的准备,为之后可能会到来的大水做好防护。

本次歙县水患并非全部由外力造成,相反,更多的是因为内涝,随着古城的旅游业持续发展,城内的商户和相关的交通网都更加的密集,也因为如此,使得歙县极其容易因为外部的降雨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导致城内被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是因为歙县徽州古城的排水设施相对良好,如果设施也差,真不敢想这次的古城会被淹成个什么样子。

在了解完这次的歙县古城的水患之后,很多人不免会产生疑问,既然每年黄山市都会有梅雨季节,为什么还能在这几年中被淹几次呢?这其实就离不开歙县古城的地理因素和历史原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歙县的历史遗留问题

对于歙县的水灾问题,其实由来已经非常悠久了,除了四年前的“七七”洪涝灾害和近期的古城被淹之外,歙县在古代也时常会受到水灾的侵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明清时期,歙县的水灾相比于其他的灾害种类,是最为频发的,而歙县水灾频发的原因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三个。

首先是黄山市的降雨量较大,暴雨是导致练江流域洪涝灾害经常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安徽省的梅雨季节里,汛期和降水量都较为集中,这也就导致在过于充沛的雨水下,整个歙县都容易因为水患而产生较大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歙县与水患同行:四年两次“泡”在水里,如何阻止洪水漫溢?

练江河谷盆地的地势影响,四周的支流在暴雨下,会朝向盆地中央汇聚,歙县徽州古城处于整个黄山市的中下游地段,也因为如此,在梅雨季节降水量增长时,如果没有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歙县就有可能发生水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地理因素的问题外,在历史遗留方面也与歙县的水患有关。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歙县的坡耕地尚未完全退耕,与此相关的就是土地的治理和开发都不到位,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土壤的抓地能力和稳固水土的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地表径流量加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歙县与水患同行:四年两次“泡”在水里,如何阻止洪水漫溢?

地表径流量不断加大,从而会影响水位,这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会导致水患的程度大大加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练江并没有足够的排泄洪水的能力。伴随着歙县县城的开发,交通干线和城市建筑不断增加,这也就使得练江两岸的阻水建筑不断增多,留给练江行洪的空间不断缩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使在降雨量激增时,练江没有足够的能力收纳洪水,从而导致洪水从河道溢出,让两岸的居民区和建筑受到水患的冲击。

在歙县每次出现水患时,网络上都会有着与新安大坝有没有泄洪有关的言论出现,其实这种说法是立不住脚的,因为当时的洪水水位,没有到达新安大坝需要泄洪的水位,而且歙县的水患更多还是因为内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面对歙县的频频发生的水患灾难,有没有什么比较通俗易懂的解决方法呢?

其实很重要的就是将县城内部的排水系统进行更新和升级,还有就是让徽州古城里的商户和民众做好相应的面对水患的措施,不打不准备的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面对水患时更要齐心协力,发挥我们互帮互助的精神,不管看见谁有困难,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施以援手,这样才能尽量的将水患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看到歙县为了治水而作出的种种努力后,也不妨将目光投向我国其他受到水患影响的地方,看看能不能从其中学到一些治水相关方面的知识。

从歙县看我国如何治水

从我国有历史记载开始,最耳熟能详的治水事件就是“大禹治水”了,不管是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毅力和恒心还是其对于治水的发现和探索都值得现代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禹治水的方法,是利用自然规律,通过人力开挖河道,将河水的走向改变,从而达到治理水患的目的,祖先们顺应自然规律并加以利用的想法也能够在我们治水时提供智慧和帮助。

我国黄河流域一直是水患频发的高频地段,而这个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着重标注了出来,因为在这个时期,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一旦黄河流域发生水患,影响的百姓比曾经大很多,所以这个时期治水也出现了新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在黄河的两岸修筑堤坝,来保证在汛期也不会因为水流的猛涨而导致两岸百姓被淹。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我国都是通过围堵和疏通相结合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当然因地制宜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现代,我国治理的水患的方法就更加多种多样了,既有着专业的精密仪器,能够实时的监测容易发生水患的所在地区的河流情况。

而且我们在治理水患时更是追本溯源,从源头方面解决问题,在上游地区,我们加种植被,通过使土壤更加稳固来减少水流冲刷导致的泥土沉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中上游地区的水土治理好,能够减少下游地区的河道淤积,这样能够有效的阻止下游河道河床变窄,尽量避免因为水量大而导致洪水溢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下游,就是要做好及时的疏通工作,泥沙的堆积会使河床变窄,河道的储水能力就会大大下降,相应的在面对流量和流速都更加迅猛的梅雨季节,河流的行洪能力就会减弱,无法有效的将河道里的洪水输送到河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在城市的规划方面,也需要将洪水的因素考虑到其中,将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更加现代化和高效的更新和处理,并在相应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和维护,避免因设别老化从而导致无法有效的泄洪。

结语

洪水所带来的灾难,除了会影响受灾人群的经济情况,也会让原本好好的城市变得脏、乱、差,更危险的甚至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在面对水患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报以最高的警惕面对可能发生的灾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也不要因为可能发生的水患就变得焦虑不安,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的城市排水系统都已经非常到位,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多关注天气状况和官方的消息,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