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6月26日文章,原题:澳中关系回暖可为地球降温,澳中绿色能源合作潜力巨大 澳中关系经历了长期冷淡后正明显回暖。事实上,两国的部长级交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因此,当全世界都认为中国与欧盟和美国进入“贸易战2.0”时,澳中贸易额却在不断增长,2023年达到创纪录的2190亿澳元。

中国总理最近访澳,与澳总理一道将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双方同意恢复气候变化和能源双边对话,并启动智能型农业实践等方面的技术合作。所有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

这种关系的改善可在促进全球合作、加快能源转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澳大利亚带来经济优势,因为美国欧盟对华加征关税,并不能阻止中国生产电动汽车和光伏产品。相反,中国需要寻找新市场。中国对外投资方向的调整,为澳大利亚的绿色经济、也为急需资金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机遇。

目前,西方称中国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产能过剩”。但中企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生产这些世界领先的产品,同时瞄准更广阔的非美国联盟的全球市场。原因很简单: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新三样”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这些产品成本低,却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价格也极具竞争力,这使中国制造商能够继续在全球扩大产能。

截至今年3月,已宣布在墨西哥实施的中国制造和物流项目至少有41个,在越南有39个。截至3月底,泰国、马来西亚、匈牙利和埃及的中国对外投资项目也达到创纪录水平。即使在美国设厂的中企也没被吓倒。比如,晶科能源宣布今年在佛罗里达州扩建工厂的计划。因此,这些世界领先的清洁技术公司的“中国+1”战略正在形成。根据荣鼎集团的数据,2023年与电动汽车相关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新纪录,达到280亿美元。

这对澳大利亚意味着什么?有了电池和电动汽车的生产需求,就有了对铁矿石和锂等重要矿产的需求。2023年,澳85%的铁矿石出口是运往中国。澳大利亚是中国所需重要矿产的“大供应国”,但中国也通过投资包括南美“锂三角”(智利、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在内的地区,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与劳动力成本低得多的“锂三角”相比,澳大利亚如何才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供应商?可以提供“绿色、清洁”的矿产加工业,并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澳应摒弃传统的“挖起运出”方式,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生产绿色电力,加工和增值重要矿产出口。

欧盟试图降低中国在清洁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风险,随着澳中关系改善,澳大利亚应尽早采取行动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相关影响。与此同时,中企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拥有最先进的清洁技术。与中国清洁技术领军企业合作,将使澳大利亚能获得世界一流的清洁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加快澳经济转型的速度和规模。

“去风险”关乎澳国家利益和安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的益处,以及中国作为澳最大贸易伙伴所带来的益处。两国总理会晤为加强双边贸易和能源合作打开许多扇大门。还有什么能比印太地区两个大国携手促进能源转型更有利于地区安全呢?(作者Xuyang Dong,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