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约君说

跑步是很有群众基础的运动,好处多多,比如有助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摆脱亚健康等,几乎各个年龄段都适合。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有跑步的习惯,在很多跑步赛事上还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

不过,近年来,跑步出现意外事件的报道时有所闻,特别是中老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今年入夏没多久,有位61岁的阿伯跑着跑着倒下了,后来确认是胸部剧痛,突发心肌梗死,导致心脏骤停倒地失去意识,万幸被路人与医护救回。

是不是好险?!

难道老年人不适合跑步,

只能选安全性更强的快走

甚至是散步吗?

来听听心血管内科专家怎么说——

慢跑或快走

哪种更适合中老年人?

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更适合广大中老年人。那么,效果更佳的慢跑还有安全性更强的快走,到底哪项更适合中老年人?应该如何选择呢?

“运动是否能够起到效果,其实取决于它对心脏的刺激强度。就拿跑步和散步来说,跑步对于心脏的刺激强度会更高一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黄兆琦解释说,如果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发动机,散步相当于以一挡的速度在进行运转,跑步可能就相当于以二挡或三挡的速度在运转。所以,跑步速度越快,或者动用全身的肌肉越多,对心脏的刺激就越大,对心肺的要求也会越高。

人体在处于行走模式时,身体的重量至少有一条腿在支撑,这时提供支撑力的是人体的骨骼。而跑的时候则存在肌肉爆发用力,使身体处于瞬间腾空无支撑的状态;当人体腾空后,支撑腿落地时,肌肉再次作用,对人体进行缓冲保护。

走路时,发力部位主要是下肢和腰、胯部的肌肉在用力。而跑步由于存在瞬间腾空过程,因此需要全身多部位协调以保持身体平衡,参与发力的部位更多,因此,相对于走路而言,跑步更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

“老年人能否跑步,是因人而异的。”黄兆琦提醒,心脏基础功能、肺基础功能有问题的老年人,一般是不能够承受跑步这么大强度运动的;心肺基础功能可以满足条件的老年人,是可以在适当的跑步强度下去运动的。

对于本身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在跑步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加重心功能衰竭等表现。所以不太推荐大家在不清楚自己身体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去进行跑步。

无论慢跑或快走

建议中老年人做这些评估

长期坚持慢跑或快走,并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作保证,都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收缩时血液输出量增加、降低血压和血脂等,并有助于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并有效缓解身体机能老化;有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延缓人体衰老进程,降低死亡率,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一般来说,慢跑比快走有着更佳的健身效果。现在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跑步锻炼的习惯,甚至在不少马拉松赛事上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不过,黄兆琦提醒,想避免运动损伤,建议:

  • 老年人以及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执行运动处方

  • 喜欢跑步的中老年人可做心肺运动试验进行专业评估。

  • 而对于年龄大于80岁的长者,除了心肺能力的评估以外,还需要评估一下平衡能力、肌肉的能力、关节的活动度等,尽量避免在运动过程当中造成运动损伤。

实用跟练:

充分热身+正确跑姿学起来

跑步不仅需要强大的心肺功能作为支撑,它还需要肌肉、关节的配合。如果跑步的姿势不正确,或者强度不正确,很容易造成伤害。充分的拉伸是中老年人安全运动的前提。

在跑步前,如何正确热身,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治疗师吕玫奋一起学起来吧——

一起来复习一下要点——

充分热身

动作一 交替抱膝

站立,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平衡能力差者可以靠墙进行,将一侧下肢抬高至大腿靠近腹部,尽量拉伸到感觉臀部有拉扯感,拉伸臀部后侧肌群,拉伸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外一侧下肢,左右两边各三组。

动作二 交替屈膝

站立,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平衡能力差者可以扶着墙进行,一侧小腿向后抬起,同侧手抓着脚向臀部靠近,拉伸大腿前侧肌群,拉伸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外一侧小腿,左右两边各三组。

动作三 侧弓步

站立,左腿向外跨一大步,屈膝,后坐,重心移至左腿,右腿伸直,左右交替进行,拉伸大腿内侧肌群,拉伸保持10~15秒,左右两边各三组。

动作四 扩胸运动

站立,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双臂抬起90°,前臂屈曲,肩部往后伸,活动放松胸部肌群,每组10~15次,做3组。

动作五 绕肩运动

站立,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以肩关节为中心顺时针环绕,活动8~10次,然后换逆时针环绕8~10次,放松肩关节及周围肌群。

跑步姿势详解

  • 跑步时,头和肩部要保持稳定,头部要正直,目视前方,既不过度仰头,也不低头含胸,肩膀放松,并且保持左右水平和方正。

  • 双臂放松、协调地配合脚步进行摆臂,摆臂应该是以肩膀为轴,前后摆臂,双肘屈曲大约90°。手和腕保持放松状态,双手虚握成拳。

  • 为了维持身体平衡,上半身微微自然前倾,大约5°左,躯干呈舒展的正直状态。

  • 跑步中大腿前摆要正,避免大腿的左右侧向动作;前摆时膝盖不宜举得太高,保持膝盖微屈,脚步应该在身体正下方落地,小腿不宜跨得太远。

跑步时脚的落地方式一般有三种——后脚跟着地、足弓处着地(也称为全脚掌着地)、前脚掌着地。

无论哪种落地方式,都需要学会在落地时进行缓冲,避免地面冲击力带来的运动损伤。

最后,运动时需要配合呼吸节奏,一呼一吸让跑步更轻松。

温馨提醒

网络上不乏年纪偏大者不能进行跑步锻炼的说法,其实也未必。

研究证明,人的骨骼和心肺系统对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有较强的适应性,只要在锻炼中将“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这两个原则有机结合起来,老年人也完全能够适应合适强度的跑步锻炼,只是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其跑量、速度应适当下降,或者其运动后的适宜心率应该适当降低,一般应在最大心率的50%-60%,并最好定期评估,以达到“护心”不“伤心”的目的。

整合自广州日报、广医三院、江苏省体育局公号

部分文、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迅恺、白恬

图/央视新闻、视觉中国

编辑/李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