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天团!”听完柏林爱乐乐团在上海的首场音乐会,有乐迷这样惊呼。6月26日晚的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从第一位乐手进场便掌声不停。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项目,柏林爱乐全团近120位顶尖乐手,在首席指挥彼特连科率领下,联袂钢琴家王羽佳,带来“柏林爱乐在上海”首场交响音乐会。

弓弦交错,鼓点起落,全场观众屏息凝神。随着《波莱罗》舞至狂欢,落下最后一个音符,现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爱乐在上海”交响音乐会演出现场(摄影:蔡晴 Cai Qin)

德国战车一样的乐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首场音乐会将“柏林森林音乐会”曲目,平移至上海。上半场主打俄罗斯大餐,以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开篇。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王羽佳踩着高跟鞋走进现场,和乐团强强联手,共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协奏曲》。

钢琴家与乐团配合默契,将这一带有普氏“激进的古典”音乐气质的作品,发挥得淋漓尽致。“王羽佳是一个协奏曲高手,她的协奏曲充满了竞技感。”乐评人张听雨形容。

在观众打着节拍的掌声中,王羽佳返场三次,琴键飞舞,带来三首风格各异的曲目: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普罗科菲耶夫《第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格鲁克《旋律》。乐迷直呼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爱乐在上海”交响音乐会演出现场

“音乐听得特别明白,像是作曲家演奏出来,而不是演奏家演奏出来的,就像砍瓜切菜一样,内容展示得十分清楚,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的东西。”钢琴家宋思衡形容柏林爱乐。

“柏林爱乐有着德国战车一样的碾压感,非常准确,非常工业化。”乐评人张听雨形容,台上每位乐手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独奏家,有着强悍甚至霸气的个性,彼得连科相对温和,没有那么多掌控感,适当时会给乐团足够发挥空间,“他们彼此互补,非常合拍。”

陈女士同样是资深乐迷,2017年第一次听柏林爱乐的现场。“天团到底还是天团。”第二次听,陈女士感叹,“乐团里每一个演奏家都是天才,但是在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很有纪律性,该放的时候放,该收的时候收,训练有素。今晚演出的表现力和整齐程度,都非常令人赞赏。”

“柏林爱乐在上海”系列演出将持续至7月1日,6月27、29、30日的三场交响音乐会,各具特色。正如乐评人李严欢所言:“一连上演四场交响音乐会,场次之多、曲目之丰富是柏林爱乐历次上海之行从未有过的,包含了德、法、俄不同时代多位音乐大师的经典之作,是对柏林爱乐传统和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