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Introduction

是谁最先带动了内卷,成为了车界的公敌?

作者丨邓勇拓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如今的中国车市,“内卷”成为了最明显的代名词,尤其随着车市增速逐渐放缓,内卷速度也在逐步加快。面对销量目标,车企的决策者们“压力山大”,每一位汽车人似乎都绷紧了神经,时刻准备着向前冲刺。

很显然,那些白纸黑字的销量数据摆在面前时,谁都很紧张。根据乘联会统计,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71.0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11.4%。从6月的周度销量走势来看,前两周主要厂商的新车交付量均出现了下滑,似乎整月销量的同比下滑,也将再次上演。

正因为这样,当国内市场表现疲软,这种情绪显然将会被进一步放大,让行业不断衍生出新的“内卷”风暴。这股风暴不仅体现在价格战、舆论战上,还延伸至企业间的口水战以及网络水军的较量,令很多从业者非常反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市场的竞争中,面对内卷的风暴,跟与不跟就由不得任何人选择,活下去才是唯一出路,由此也引发了更多的蝴蝶效应。那么,究竟是谁,在行业苦寻出路时,却率先引发了内卷的漩涡,成为整个汽车圈的公敌,让大家的思绪都变得愈发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一现象和问题,汽车公社卫金桥、天天汽车徐锋、大众侃车郭登礼以及汽研社贺球辉四位老师,再次齐聚在了《四车道》栏目,并就此展开了一场激烈讨论。

中国车市到底在卷什么?事实上,从今年开始,各个车企已经不只是在拼销量,甚至还在拼流量。贺球辉老师表示:“当市场的供需关系出现失衡,一些企业无法有效提升销量,就开始玩流量。”

对于这样的现象,卫金桥老师也补充说道:“在北京车展上,我们看到了雷军和小米在流量上的巨大反响,以及周鸿祎在车展期间也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突然间,媒体好像都不关注车了,而是跟着这些流量人物。面对流量的效应,例如长城和广汽,也开始更看重流量。”

当我们处于一个销量增长乏力的背景之下,车企是否需要这么卷,又该怎么突围。关于这样的问题,卫金桥老师认为各大车企应该保持克制,更应该保持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如此内卷的环境里,是谁开了个坏头,成为了汽车圈的公敌。对此,徐锋老师首先提了一个问题,如今大家都在卷,那么内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们如果要讨论是谁首先破坏了行业的规矩,那么有哪些规矩被破坏了。

他认为,首先是车展已经不再是媒体的主场,而是将媒体的目光吸引到品牌日、发布会等活动上,不再在车展上发布新车。第二,是服务,没有建立正常的服务体系,甚至在服务体系还没完全搭建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新车的交付工作。

第三,是消费者对于企业的诉求未能被采纳。第四,则是价格战。第五,是舆论战,这种情况并不是汽车圈里最先出现的,也是在其他行业兴起之后,才引入中国车市。因此,他认为汽车圈的公敌应该是特斯拉,价格战也是从特斯拉开始,之后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效仿。

对此,贺球辉老师还认为,“祸首”应该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这些品牌在市场的开拓过程中,推出了很多服务理念,例如预售制、各种新车的预定福利等等,这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很难接受,也不符合汽车行业在1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市场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车圈公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郭登礼老师说道:“公敌是一种能力,能在行业中成为翘楚,也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车企在“卷”的过程中,不能否定别人,不能贬低友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喊内卷的口号,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焦虑。传统汽车行业比较焦虑,包袱也是比较重的,几位老师表示。

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卷”一定会引起良币驱逐劣币,当然在初期也会伴随着劣币驱逐良币,一些浑水摸鱼的企业没有被消费者识破。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后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得以留存。

因此,几位老师在节目中也呼吁应当良性竞争,要阳光地卷、公平地卷、放开地卷,不要乱“黑”。并且,在“卷”的过程中,更能体现自主竞争的优势,也能加速中国车企国际化的进程,实现 优胜 参数 图片 )劣汰,让更多优秀的技术推向市场,普惠广大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几位老师也希望我们整个汽车工业协会能统筹规划,协调企业之间的工作,并且也应该推动反不正当竞争相关法规的严格落实,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尤其是应该制止像“500万以内最好”这样的宣传,对于那些夸大宣传的企业,也应当予以处罚。

近几年来,“卷”成为了挥之不去的主题元素。随着中国市场的规模愈发趋于稳定,牌桌上的人却在增多,因此必然会产生内卷的情况。但内卷并不一定是坏事,变革与升级的机遇同样存在。

毫无疑问,内卷是中国车市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参与者应该共同努力,以理性、合作的态度应对内卷,促进中国汽车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共同建立一个良性竞争的市场格局。

邓勇拓

问题不大,有车不怕。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号|iAUTO2010

没人疼的合创

销量这么差,怎么产能还跟不上?

小米SU7 还能火多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