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战机的世界里,歼20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其中一项核心衡量标准——超音速巡航能力,长久以来成为国内军事爱好者的热议焦点。有人坚信其能,亦有反对之声。那么,歼20到底能否达成此等技术壮举?超音速巡航的定义何在?又是在何时,这款国之重器掌握了这项关键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回溯至2019年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中,空军内部人士的一句话透露玄机:“未来,若我们的战机(歼20)实现超音速巡航……”此言既表明彼时的歼20尚处能力之外,同时也预告了其未来的潜力。时间的等待,源自一个众人皆知的难题——动力系统,即所谓的“心脏病”。初期采用的俄制AL-31F引擎限制了性能,后续的WS-10虽走向自主研发,却仍未能完全破解超巡谜题。转折点究竟发生在何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推测,歼20的WS-15版本正于阎良试飞基地,经历严苛的极限测试与调试,尽管过程缓慢且充满挑战,一旦调试成功,将意味着歼20B型号有望在2025年至2026年间进入量产,届时,歼20才能算作全面实现了最初的设计愿景,国产五代机也将完成跨越二十年的蜕变,真正站上世界舞台。

综观歼20的发展历程,虽然作为全球仅有的两款五代机之一(这一地位即将改变),其背后却是曲折多舛,经历了俄制到国产、加力到超巡的转变,以及三次发动机的更迭,这不仅是国产战机技术步步高升的见证,更是中国装备从落后、并肩到超越西方的缩影。无论是翱翔蓝天的战机,还是驰骋海疆的舰艇,或是陆地上的坦克、火炮,终将以坚不可摧之姿,彰显国家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