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水飞鸭临海而居,大海就是它们的运动场,体格强健且觅食能力强,最高能飞十米多。”近日,在阳江市海陵试验区闸坡镇麻礼村的水飞鸭养殖场,养殖户陈月东随手将一只水飞鸭抛起,只见鸭子挥动着翅膀高高飞起,远远地落在水面上,翅膀上蓝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记者在养殖场看到,占地约80亩的场地分为两部分,一边是高山下的坡地,清澈的山泉水流入水塘,水草丰美,生机勃勃,一边是咸淡水交汇的水面,水流平缓,鱼虾资源丰富。场内4000多只小鸭子憨态可掬,或是在岸上伸长脖子走来走去,或是在水塘中嬉戏、觅食。随着喂食时间到来,陈月东刚刚将装满稻谷的饲料桶放在地上,全场的鸭子立刻飞快地聚集,鸭叫声此起彼伏,活力十足。

“我们今年2月份试养了1.6万只水飞鸭,出栏期约为4个月。目前,首批成品鸭已经开始上市销售,主要销往珠三角各地,批发价每只约110元。”陈月东介绍,这类水飞鸭是野生小水鸭与家鸭杂交的后代,出栏时约2斤半,保留了大部分野鸭的习性。水飞鸭主要吃海螺、鱼虾和稻谷,肉质细嫩,口感极佳,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比较受酒店、农庄欢迎,大部分是订单式销售。

每日海水退潮时,养殖场的工人会将水飞鸭分批往海边赶,让它们奔跑在滩涂上自行觅食,充分的运动使鸭子肌肉紧实、身型轻巧,有效提升了抗病能力。陈月东告诉记者,他们家三代人都有养鸭的经验,经过这段时间的试养,他对打造“海陵岛水飞鸭”品牌充满信心。村里不少农户对养殖“海陵岛水飞鸭”有兴趣,他准备拓展销售渠道,建立研学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助力“百千万工程”。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闸坡镇麻礼村立足资源禀赋,围绕“农业生态休闲滨海旅游”主题,大力发展“山海经大观园”,打造以观光、种植、户外教育拓展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该村去年引进了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计划打造海陵岛首个中药材文化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科研基地、中小学教育科普实践基地、大学研究基地(中草药)、乡村科普旅游景点(中药示范基地)。

“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有效路径。”麻礼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昌度表示,该村正深入推进“一村一品”,推动扩大“海陵岛水飞鸭”养殖规模,形成良好的集群发展效应,做好“土特产”文章,结合“山海经大观园”和广东正然中草药基地项目,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为农民就业增收、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文 记者 戴灵敏 通讯员 王静
图 梁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