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塔城,赴一场甜蜜盛宴!

今年北方高温持续不下,尽管才六月,不少城市就提前开启了酷暑模式,而南方地区更是因为持续降雨,进入“焖焗模式”。夏日之中,反而有一种“雪糕刺客”被热烈追捧,那就是Gelato(一般指意大利手工冰激凌),由于新鲜现制、用料纯粹、相对健康,被讨论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动辄五六十一个球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生畏。而懂行的吃货会知道——“不是Gelato吃不起,而是玛洛什更有性价比”。
玛洛什,一种新疆塔城地区流行的现制冰淇淋,同样以牛奶、鸡蛋为基底,手工制作,但价格却要友好得多,甚至当地人还会论斤购买。

新鲜牛奶、鸡蛋制成的传统冰激凌。 摄影/洛航,图/图虫·创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鲜牛奶、鸡蛋制成的传统冰激凌。 摄影/洛航,图/图虫·创意 ‍

顺着玛洛什,目光就转向塔城地区,虽然不如乌鲁木齐、喀什那样为外地人熟知,却也是新疆必不可少的隐密美食之都。地理环境的优越、多民族聚居融合的独特人文环境,形成了多元的民族饮食文化,致使塔城的美食种类异常丰富。带有俄罗斯风味底色的塔城甜品,在这里是享誉盛名的塔城三宝:面包、果酱、冰淇淋

再加上哈萨克游牧民族善于制作各种风干肉制品,为塔城美食的酿造添上一笔。除此之外,盛名在外的沙湾大盘鸡、独具西域风情的“夺命大乌苏”啤酒、裕民县的巴什拜羊羔肉……

新疆塔城地区范围示意及部分美食。 制图/九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塔城地区范围示意及部分美食。 制图/九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城甜品,牛奶与小麦的狂欢

有一句描述塔城的话这么说:站在塔城的街头,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面包和冰淇淋的香气

这可不是夸张,塔城甜品店的密集,与塔城甜食口味的浓郁,在新疆乃至中国都可以数得上名号。在塔城市区注册登记的糕点坊有110余家。对于塔城而言,甜品、糕点不仅仅是一种“零食”,更是当地人生活的日常。

新疆糕点外形精巧,花样繁多。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糕点外形精巧,花样繁多。 图/视觉中国

要问塔城甜品为何如此出名时,塔城的糕点师傅总会自豪地说,“塔城糕点之所以好吃,离不开我们的优质小麦”。

塔城其实是新疆一座低调的“粮仓、肉库与油缸”,由于地处塔额盆地北缘,还拥有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国第二大连片平原草场——库鲁斯台大草原,这里土地肥沃、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小麦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塔城,油画般的小麦田。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城,油画般的小麦田。 图/视觉中国

又因着草场丰富,尤其是塔尔巴哈台山上大片的草场和牧场,让塔城的奶源异常充沛,牛奶品质更是优越,因富含乳脂和乳蛋白,这里的牛奶的口感极其丝滑浓郁,不用加糖就带着淡淡的清甜。不少甜品店都是当天从牧民手里直接收购鲜奶,直接加工为糕点。运输时间和链条的压缩,更是牢牢锁住了新鲜与甜美,好原料,自然成为了好味道的基础。

在塔城,许多甜品制作都极其“奢侈”——不加一滴水,纯由牛奶作为液体来源。虽然原料组成相差不大,多是牛奶、面粉、鸡蛋、干果、蜂蜜的排列组合,但用料比例多少,烘焙的火候时间,都有许多变化和发挥,因此诞生出了许许多多形态、口感大为不同塔城的糕点美食,香气四溢,甜而不腻

香气浓郁的奶皮子,撕成小块可以当零食。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气浓郁的奶皮子,撕成小块可以当零食。 图/视觉中国

再加上塔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北临阿勒泰,西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约占新疆陆地国界线的十分之一。同时,塔城还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多个民族聚居在这里,因此也融合碰撞出了富含多种地域风味的美食

比如著名的俄罗斯大列巴,懂吃的人知道,塔城的大列巴口感不是一般的列巴!塔城大列巴尤其以独特的“果仁”风格而闻名,会额外加入更多的新疆当地果酱或是果仁和果干,面包融合了果酱的甜美,混合着葡萄干、核桃仁的风味,列巴质地紧密,香脆中带着麦子的韧性,但绝不会过于干硬,咬上去,口感极其扎实饱满,麦香、坚果香在舌尖交织,就算单吃也让人感到十分丰富满足。

葡萄干、核桃仁列巴。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干、核桃仁列巴。 图/视觉中国

“奶酪系”甜点娜帕里勇,融合了中亚风味,有多层馅料和酥皮,中间夹杂着酸奶或奶酪,一口咬下去,层层叠叠奶味绵密。顺利“出圈”,火到全中国的塔城奶酪包,量大料足,内馅满满葡萄干和蔓越莓,混上奶酪,外层再撒上一层奶粉。6寸的面包重量就足足快1斤,可见其用料的扎实,吃上去更是奶香浓郁,甜美丰满得好似一首交响曲。

馅料扎实的塔城奶酪包。 摄影/疆图,图/图虫·创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馅料扎实的塔城奶酪包。 摄影/疆图,图/图虫·创意 ‍

塔城糕点种类繁多,当地人偏爱的还有坚果塔、巴哈利等。坚果塔的外壳烤制酥软,内馅夹着葡萄干、核桃仁等各类干果,葡萄干中和了核桃仁的油腻,而自身的香甜也被核桃仁激发出来。

巴哈利则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美食,被称为“新疆人自己的布朗尼”,传统的巴哈利由面粉加入鸡蛋、白糖、蜂蜜、清油、核桃等烤制而成,口感扎实,外形颇有些类似北方流行的枣糕,但不论是口味或营养,却要丰富得多。

满满果仁、果干的坚果塔。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满果仁、果干的坚果塔。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果,塔城美味的“幕后大佬”

作为“塔城三宝”之一,果酱也立了不少功。

而塔城果酱的美味,同样得益于当地水果的极高品质,由于新疆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加之昼夜温差大,使得塔城出产的各类瓜果糖分积累丰富,甜度高、汁水浓郁,非常适合做成果酱。尤其是杏子桃子等水果,外皮鲜黄,咬一口爆汁,几乎没有酸味,非常适宜加工成果酱。

熟透的杏子做成,香甜可口的杏酱。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熟透的杏子做成,香甜可口的杏酱。 图/视觉中国

塔城的果酱仅仅只需要加水熬制,不用再添加糖,更不需要用上香精,熬出来就甜度正好,浓缩精炼了水果的风味和养分。不同于工业食品的统一均匀,每一勺塔城果酱里,都能看到颗粒分明的果肉,口感和滋味都极为丰富。无论是夹在面包里做馅料,还是涂抹着吃,都能尝到浓郁的果香。

水果制品,是招待客人的甜蜜点缀。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果制品,是招待客人的甜蜜点缀。 图/视觉中国

玛洛什是俄语里“冰淇淋”的意思,也是塔城最具特色的消暑利器。玛洛什通常只由牛奶、白糖、鸡蛋制成,鲜少添加,入口就是奶香蛋香,还常常能吃到冰碴子的沙沙口感,没有任何多余的味道,就是原始冰淇淋的“古早”滋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果酱口味,通常会在冰激凌里加上当地特有的莓果酱:马林(树莓)、草莓、黑加仑、酸梅、蓝莓等,口味上又多了一丝清新爽口。

塔城人吃起冰淇淋来,也颇为粗犷,各种口味冰淇淋通常放在一个个大桶里,按当地人的话说:纯手工的东西不用靠包装,可以用小纸杯零买,但也可以按斤称重,丰俭由人。

新疆冰激凌,自带“豪爽”气质。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冰激凌,自带“豪爽”气质。 图/视觉中国

塔城的酸梅汤也是本地住民的夏日常备饮品。与许多用酸梅粉勾兑的酸梅汤不同,塔城酸梅汤的用料非常充足饱满,以本地特有的野生酸梅作为主料熬制,一杯酸梅汤,半杯都是碎果肉等配料,像是杏干、杏脯、酸梅、树莓,葡萄干等,喝起来酸酸甜甜。不少外地游客甚至会觉得塔城酸梅汤过于浓郁,喝起来不像饮品反而像浓缩果汁,许多人都感叹,太实诚了,一杯塔城酸梅汤得兑成五杯才能入口。

果干是甜品的最佳陪档。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干是甜品的最佳陪档。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口吃肉,大口喝乌苏

塔城的夏天有多舒适?

夏天的夜晚,来一口冰啤酒,再咬上一大块肉,别提有多舒适了,而这一切,在塔城,都可以得到满足。

尤其是这些年突破地域,被许多人喜爱的大乌苏啤酒。乌苏啤酒起源于塔城地区乌苏市,用新疆的啤酒花、小麦与天然冰川矿物质水精酿而成,因上劲迅速、醒酒快,乌苏啤酒甜味较其他品牌重些,因酿造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醇类物质,使得其口感略甜于其它啤酒,更好入口,第一次喝的人容易被“骗”过去,也越容易上头,因此也有着“夺命大乌苏”的戏称。盛夏傍晚,夜宵摊上,少不了大乌苏的身影

乌苏啤酒,百搭一切新疆美食。 摄影/葆莳微笑,图/图虫·创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苏啤酒,百搭一切新疆美食。 摄影/葆莳微笑,图/图虫·创意 ‍

有了大乌苏作伴,在塔城,你会发现一个巨大的“肉食天堂”——

最著名的沙湾大盘鸡。作为公路美食,大盘鸡的美食形态,最初是为在沙湾过路的大车司机设计,但凭借量大、味美的绝对优势,逐渐被全疆,甚至全国人民喜爱,成为新疆美食的一张名片。原本平平无奇的鸡肉,配上安集海的辣子、博尔通古乡的土豆青红辣椒和爽滑劲道的皮带面。鸡肉口感嫩滑细腻,香气浓郁;土豆软糯绵密,而极致入味;还有堪称“点睛之笔”的手工皮带面,饱吸汤汁,极为过瘾。

大盘鸡配皮带面,香浓顶饱。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盘鸡配皮带面,香浓顶饱。 图/视觉中国

除了沙湾大盘鸡,哈萨克族人处理肉类的手艺,也为塔城的饮食增色不少。

传统牧民制造风干肉通常在秋冬季节,此时正是牛羊肥美的时候。风干肉是将新鲜的肉经过腌制后自然晾晒干,牧民们利用秋冬寒风和干燥的特性,将新鲜肉在自然环境下风干,直至肉里的水份全无,肉的香味凝结浓缩在一起。塔城风干肉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经过果木微微熏制,在风干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特有的香气。

风干肉抓饭,别有一番风味。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干肉抓饭,别有一番风味。 图/视觉中国

熏马肠距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最初是哈萨克牧民应对寒冬储存食物的一种工艺,每到冬季农牧民就开始忙碌起来腌制、灌肠、熏制。在众多熏肉制品中,高蛋白、低脂肪的马肠子成为佼佼者,马肉灌入马肠后再熏制,直到表皮变为诱人的糖色。如此便可储存过冬。

在每次食用前,马肠子需得用大火炖煮2小时,随后加入手擀宽面片,放入大托盘,再撒入一些皮牙子(洋葱),便是纳仁面了。面皮薄宽劲道,浸泡在肉汤中,煮好的马肉越嚼越香,令人回味无穷。天气寒冷的时候来上一碗,浑身都暖和了。

哈萨克族人正在制作马肠。 摄影/赖宇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萨克族人正在制作马肠。 摄影/赖宇宁

作为新疆城市,吃肉自然少不了羊肉。塔城地区的巴什拜羊,由野生盘羊和裕民羊的杂交而成,肉较瘦嫩、纤维少、脂肪度低,随便怎么做都好吃。

羊排揪片子则是清炖肉的制法,炖好的羊汤加入小面片,羊汤里除了盐基本不加多余调料,口感醇厚清香,每一口羊汤都浇灌出味蕾的春天。羊排也嫩而不膻,每口下去,都能吃到羊肉的鲜甜。

羊排揪片子,满碗都是肉肉肉。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排揪片子,满碗都是肉肉肉。 图/视觉中国

羊腿面包也是近两年在塔城流行的一道美食。其做法与肉馕类似,只不过将碎肉馅换为完整的羊腿。包裹羊腿的面包烤得酥酥脆脆,但是内里却是汁水十足,面包内里即不干也没被汁水泡发,吃起来仍有一丢丢韧性,羊肉则是鲜嫩无比。应了那句,最美的食材往往仅需最简单的烹饪。

除此之外,还有肉质紧实、熏制口感独特的额敏飞鹅;带着红柳木香、油嫩可口的古尔图烤全羊……每一种都是西域丰饶物产支持下的独特风味。

塔城巴克图口岸风光。 图/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城巴克图口岸风光。 图/视觉中国

这个夏天,如果去新疆,千万不要错过甜美又“硬核”的塔城美食宇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茄欢

图文编辑|棘、小球藻

设计|九阳

头图、封图|视觉中国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