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丁盛,1982年被强制退出现役、同时开除党籍,他对这一处理结果不服,问自己怎么就被定为相关集团“从犯”了?丁盛要求看认定书,但未被同意。起初丁盛夫妇被安置在江西南昌,按规定不能到大城市住,后来改革开放深入,丁盛也能去外地拜访一些故旧。1989年前后,他在广州的几位战友,劝丁盛要多写材料、多去相关部门申诉,受到重视后或许还有机会恢复党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令丁盛燃起了希望,1990年夏季,他带上妻子孟文虹进京申诉。夫妇俩先是找到了中央组织部,但组织部的同志告知丁盛,他们主要负责落实干部问题,丁盛已经不是现役的军队干部,并且连党籍都没有,来错了地方。丁盛追问:那应该去哪里申诉?对方答复,可以到中纪委问一问,因为丁盛当年正是因为牵扯“两案”,才被审查并处分的,而中纪委有专门负责“两案”的部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又找到中纪委。确如组织部所言,中纪委对丁盛的事情更清楚一些,并派专人接待了夫妇俩。一位副处级干部对丁盛说:翻案、恢复党籍,都没法实现;如果生活上有需要组织照顾的,我们可以帮助协调。丁盛听后无比失望,此前数年,他了解到得到政策就是这样。沉默了一会,丁盛只好先提出一个比较现实的请求:自己的安置地在南昌,但年纪大了总是生病,最近常在江苏南京住院。原本票证就不够用,到了南京后更困难,请组织适当提高待遇,并协调供应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纪委的同志听后,表示问题不大,帮丁盛联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让丁盛去那里实际办理一下。于是夫妇俩又赶往总政治部,这个地方丁盛几年前就来过,但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让他吃了闭门羹,后来上任的领导也没有解决丁盛的问题。这一次来,过程还是不很顺利:丁盛叫了号,一直在外面等着,等了半下午也没人接待。

后来还是妻子孟文虹坐不住了,到里面的小办公室里喊人,说丁盛是快要八十岁的人了,不能一直这样等,体力受不住。这一喊真有效果,很快走出来一位副秘书长,具体处理了丁盛的诉求。丁盛忍不住又跟这个副秘书长多念叨了几句,称自己当年是被人串供冤枉的,希望能重新调查、恢复党籍;但对方只说可以提高补贴标准,案子的事情就不要多谈了,他做不了主。丁盛夫妇没放弃,第二天又去了信访办,反馈自己的问题,结果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答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丁盛已经77岁,来一趟北京花费很高,且耗费气力。事情没有办完,老两口不打算走,索性在附近租了一个单间,住下来继续申诉。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丁盛在一个月里跑了很多部门,搞得动静不小。老四野有不少干部在北京工作,特别是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得知丁盛来了,一些昔日下属不避忌讳,到丁盛那里送米面粮油,有的甚至直接给夫妇俩带来了住宿费用。丁盛推辞不收,但还是被硬塞了一些钱,其实他心里是很感动的。

丁盛这次来北京,不能说没有收获,但未能恢复党籍。在拜访完老首长聂荣臻后,应几位老战友的邀请,丁盛夫妇去天津等地游览参观,多少也舒缓了心情。那里的战友,基本上都是1949年初四野入关解放天津,直接留在当地的。丁盛当年还是师长,也在天津战斗过,回到故地十分感慨。为了方便丁盛夫妇出行,战友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专门开车接送,丝毫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问题而避嫌,感情非常真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俩在天津住了近两个月,才乘火车回了南方。经过不断申请,后来丁盛得以前往他最熟悉的广州居住。因为历史原因,那里也是老四野战友最多的地方,令丁盛倍感亲切。此外丁盛的儿子和女儿,九十年代都在广东发展,照顾老人更方便。丁盛在广州度过了晚年,1999年9月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