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自古以来,淮安便是一座怀水而兴、倚水而安的城市,水运网络通达江海,既是南北水运的枢纽,也是东西交通的桥梁。6月24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团一行来到江苏省淮安市,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淮安千年漕运历史。

中国漕运博物馆 全面展示千年漕运的历史潮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漕运博物馆(摄影 任丽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漕运博物馆展品(摄影 任丽君)

明清时期,漕运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是交通运输、物资流通、经济往来的主要形式。当时国家管理漕运的最高机构——漕运总督署就设在如今的淮安区,中国漕运博物馆坐落在其遗址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漕运博物馆展品(摄影 任丽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漕运博物馆展品(摄影 任丽君)

中国漕运博物馆建筑采用我国明清时期江淮流域建筑的主流风格,典雅凝重、古朴大方,总建筑面积约7680平方米。地上两层,面积约1200平方米,包括门厅及游客中心等,负一层展区面积约5100平方米。它打破了传统陈列式博物馆模式,通过史料、文物、图版、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千年漕运的历史潮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漕运博物馆策展人、楚州博物馆副馆长张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摄影 任丽君)

中国漕运博物馆策展人、楚州博物馆副馆长张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淮安因运河而繁荣,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政治、文化、饮食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直到今天,运河对两岸的文化以及附属产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参观中国漕运博物馆可以让人直接和历史接触,看到很多相关的历史信息。"

古末口遗址博物馆展现淮安千年历史与运河千里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末口遗址博物馆(摄影 任丽君)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开凿邗沟,连接江淮,其北端入淮口称之末口。淮安城因末口而起,自此开始,繁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末口遗址博物馆馆长靳渊介绍,2017年发现古末口遗址后,为保护这一重要遗产,淮安取消了原建设方案中的项目并于2020年启动了博物馆的土建项目,2022年完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末口遗址博物馆馆长靳渊(摄影 任丽君)

据了解,古末口遗址博物馆总面积6200平方米,经过4年多的挖掘、修缮、整理,于2024年正式开放,展现了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其千年历史与运河千里风光在两宋交汇的文化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末口遗址博物馆(摄影 任丽君)

馆内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数字技术动态介绍两宋时期的淮安,探索鲜为人知的两宋故事。展厅以动态画卷的形式,还原淮安场景,全面展现两宋时期的淮安景象,能够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宋代的美景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末口遗址博物馆内多媒体互动(摄影 任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