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鹤庆气候偏冷,蔬菜种植周期长,早晚温差大,种出的西蓝花品质较好。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利用气候差异,错开全国范围内西蓝花大面积上市的高峰期,实现错峰上市。”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辛屯镇副镇长李煜杰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在6月份到来之前,位于辛屯村的大理鸿福农业有限公司完成了西蓝花的进出口备案,成为大理州第一家拥有西蓝花进出口资质的公司。

大理鸿福农业有限公司是鹤庆县通过招商引资,于2023年在辛屯镇注册的公司,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通过签订合同,公司按照“冬菜夏粮”的模式,每年种植一季粮食、一到两季蔬菜,实现一年两收或三收,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实现了产值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辛屯镇已流转土地1.6万亩发展蔬菜产业,其中完成破梗并田的有9000亩,形成了藕鱼立体种养、茭白种植等高原特色水生蔬菜和上海青、西蓝花等绿色蔬菜种植产业体系,2023年年产值超过2.5亿元。

这样一项致富产业,却是在最近4年里培育起来的。李煜杰介绍:“以前的辛屯镇,由于大量群众外出务工,撂荒土地达到8000余亩,尤其小春一季土地撂荒尤为严重。在产业调研中,我们又发现,50岁以上的人群就业务工难。”人闲、地荒、群众的收入无法提高,辛屯镇是怎样化劣势为优势,实现破局转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1月,辛屯镇粤港澳大湾区万亩‘菜篮子’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我们抓住企业到鹤庆考察的机会,掌握企业诉求、积极展开沟通。并结合辛屯镇的实际,对气候、土壤等条件做了调查,引进甘肃敦煌种业有限公司投资农业发展,通过2022年的试验阶段,确定了蔬菜产业可以大面积推广,坚定了发展信心。”李煜杰说,此后,辛屯镇大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争取项目,并派干部到省外交流学习。“我们在引入企业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企业能否解决销售端、能否实现资金良性循环,为群众把好关,群众对我们充分信任,流转土地、破梗并田的积极性就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做好土地基础数据留底,打消群众的顾虑,通过人大代表、党员示范,群众心里的“心埂”打开了,田间的田埂也打开了,小田变大田,增加了公共面积,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增强了企业投资的信心。2023年,辛屯镇群众土地流转收入1823万元,蔬菜产业带动就近务工38万人次,群众务工性收入317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几年的发展,辛屯镇蔬菜产业示范带动效应明显。通过以商招商,目前辛屯镇已有9家企业落户生产;随着辛屯镇绿色有机蔬菜冷库建成投用,蔬菜产业发展的配套更齐全;企业主动投资生产设备,满足自身使用的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带来了便利;有了成功的经验,周边的坝区乡镇也被带动起来发展蔬菜产业。“目前,辛屯镇冷库的年租金收入为62.5万元,分给了缺少产业的9个村,基本实现全镇各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李煜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辛屯镇种植西蓝花3800亩,其中40%的面积可以实现种植两茬西蓝花,李煜杰表示:“眼下正是种植夏粮的季节,等今年9月种下新的一批西蓝花,就可以从大理出口国外,进一步提升大理农产品的知名度。”

来源云新闻、鹤庆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苏航 马喆 李丽 段志宇)

责任编辑 杨飏 刘自学

责任校对 吕世成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