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6月24日消息,对于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文件,我商务部发言人作出了回应,表示美方此举是典型的泛化国家安全、破坏国际贸易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并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商务部

所谓“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顾名思义,就是美国政府为了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所制定的一套规则,诸如半导体、量子计算、AI芯片等高端技术,都不被允许对华出口。在中美科技领域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方打出这一招,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这个时间点,美国推出这么一套“规则”,到底是在给美企立规矩?还是说借机对华施压。因为早在去年8月份,美国总统拜登就签署了一项“限制对华投资”的行政命令,要求美企在科技领域对华投资时必须提前向美国政府通报。

然而一直到现在,美国财政部才正式发布文件,很显然是过去这段时间,拜登政府企图推动这项命令时面临了不小的阻力,许多美国科技公司对此表示不满,迫于国内企业的压力,拜登政府不得不暂缓执行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总统拜登

关于这一点,从文件名称这个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对华投资限制拟议规则”中的这个“拟议”,就说明各方并未完全就此事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只是暂时讨论了这么一个“规则”出来,这份文件也并不是最终执行版本。

既然如此,那么为何美国财政部着急推出这样一份“未完成版”的规则出来呢?很显然就是想要借此对中国进行施压。众所周知,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对华贸易制裁的手段愈发升级,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前政府时期的对华关税政策,还在此基础之上,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

除此之外,美国还拉拢欧盟,共同利用关税杠杆对华围堵。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欧盟委员会在去年10月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所谓“反补贴调查”,并于本月12日,正式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动汽车对外出口

美国眼看着计策已经得逞,却没有料到中方还有后招。欧盟的关税大棒还未落下,中方就已经宣布对自欧盟进口的猪肉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一时间,欧洲几大肉类出口国纷纷呼吁欧盟机构,尽快跟中国进行谈判磋商,不希望看到中欧打响“贸易战”。

于是在6月22日,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主动向中方打来电话,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应约与之举行视频会谈。经双方商定,中欧将围绕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一案,正式启动磋商。

这也就是意味着,中欧双方准备坐上谈判桌,来解决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西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美国试图通过所谓的“价值观”来绑架欧洲盟友对华挥舞关税大棒,但欧洲的企业未必愿意冒这个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欧关系

尤其是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拥有广泛投资,欧盟贸然在电动汽车领域对华出手,也会干扰中德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因此,在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的措施后,德国副总理哈贝克立马动身访华,希望寻求中方的“谅解”。

但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愿意坐上谈判桌解决问题,也是给欧盟一个纠正错误的机会。如果欧盟有诚意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中方也愿意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倘若欧盟方面一意孤行,那么中方也将采取必要行动,包括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方将坚定捍卫自身正当合法权益,不会妥协半步。可以说,正是因为中方的坚决态度,以及中国市场对欧洲企业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才迫使欧盟不得不冷静下来,主动和中方展开磋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欧贸易往来密切

眼看着中欧准备启动磋商,“贸易战”似乎打不起来了,美国又添一把火,试图通过限制对华投资来对中国进行施压,然而事实证明,美国此举只会损害自身利益,打消不了外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更破坏不了其他国家跟中国开展正常经贸合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