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如何充分赋能行业应用已经是ICT产业多年来老话题了,早期我们习惯借助称呼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进行赋能,后来又有了以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而到当下,“新质生产力”一词风靡而出,使得“赋能行业应用”似乎在风云变幻的ICT发展大潮中不断推陈出新。其实,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变化的只是不断更新的“说法”,不变的是核心技术的逢时而上,伺机而出。

如何看待荣誉加身的“5G+行业应用”

可能大家都有一个普遍印象,最早接触“XX+”的时候多半是“互联网+”。“互联网+”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从而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不仅仅成就了一众互联网优秀企业,还使得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充分外溢到了传统垂直行业,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互联网+”逐渐“力不从心”之时,“5G+”成功接棒。借助5G本身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的核心特点,“5G+”迅速在不同行业间“攻城略地”充分赋能,从时间上、空间上双重发力,迅速传递出了强烈赋能信号,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加速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

前不久,我们通信世界全媒体在5G商用五周年之际针对不同行业应用开展了系列沙龙,各路嘉宾大咖就当下5G成果都给予了非常之高的评价。弹指间,5G发展五年了,也是时候给全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了。可以说,5G赋能速度之快完全适应了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环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当下荣誉加身的“5G+”呢?对此,工联网记者认为,本质上,5G技术已经由刚出道时的“尖刀技术”逐渐向当下的“基础能力”在徐徐过渡,从“前锋”进球角色向“中场”组织角色变化。就像当年“互联网+”“让位”于“5G+”一样,互联网成为了基础能力,把大施拳脚的先发机会留给5G,进而服务于数字化转型的接力大局。

“AI+”被寄予厚望

就在5G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能力后,谁能继续接力横冲大干、高歌猛进呢?或许在MWCS24上可以找到答案。先是大会开幕式上,三家运营商董事长竟都“不谋而合”般将“AI+”奉为“明牌武器”,畅想未来。比如,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称,从十多年前开启的“互联网+”、到五年前开启的“5G+”,信息技术逐步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生产方式的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正从科技前沿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AI”向“AI+”迈进。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也直言“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时代,成为5G网络创新和应用拓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令其感受最深。而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也指出AI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只有与垂直行业、重点场景深度结合,才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新路径、创造新价值,为数智生活提供新应用、带来新体验。中国联通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再来看本次大会的展览区,到处可见“AI for ALL”“ALL in AI”“AI+”等AI标语,可以说“捅了AI窝”。在大会第一天我们通信世界全媒体进行直播逛展时,走进首站中国移动展台,感觉完全被“AI+”所围绕,AI+工厂、AI+工业安监、AI+网络安全、AI+酒店、AI+智慧水利、AI+智慧考场、AI+金融、AI+视联网、AI+智慧展馆等仿佛瞬间让人穿越到了AI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兴通讯、新华三、联想等大牌厂商也重点着墨AI元素,使得本届大会几近成为了AI大会。究其原因,或许正如GSMA会长Mats Granryd在演讲中提到的一样:“人工智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预计其规模在15万亿美元,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5G+”到“AI+”:转折与相生

通过本次展会,我们能否判断赋能行业应用已经进入“AI+”时代?诚然,“5G+”为信息的高速传输和实时连接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是智能制造中的远程操控、医疗领域的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中的车联网,5G的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连接特性,让曾经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然而,随着技术的演进和需求的深化,仅仅依靠连接的优化已不足以满足行业发展的全部需求。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我们见证了“5G+”为各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而如今,“AI+”正以汹涌之势接过“赋能棒”,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的新引擎。“AI+”的出现,是在“5G+”的基础上,为行业应用注入了智慧的力量。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AI能够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提供智能支持。

不过,从“5G+”到“AI+”的过渡,并非是简单的转折,而是一种融合与相生。5G为AI提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通道,使AI能够更快地获取和处理数据;而AI则为5G应用赋予了更高级的智能,挖掘出5G潜力的更多可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AI+”相较于“5G+”将继续深化与各行业的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所以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5G+”将与“AI+”相互携手,共同进退。只是,“5G+”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已经逐渐演化为一种基础能力,“AI+”则风头正劲,韶华初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转折将重塑组织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促进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未来已来,先行者先至。工联网记者相信,“AI+”必将抒写一段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