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悦 济南报道

6月27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济南市财政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有关情况展开介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会上获悉,围绕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落实,2021-2023年济南市财政共投入人才资金30亿元,2024年预算安排15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济南市财政局党组成员房翠萍介绍,人才政策“双30条”是深入实施人才强省会战略的重要举措。济南市财政局持续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保障项目深化,主要采取了四个举措:

聚焦资金保障,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围绕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落实,2021-2023年济南市财政共投入人才资金30亿元,2024年预算安排15亿元,位居全省首位。支持实施“海右”系列人才工程、市校融合战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最优人才服务和发展环境。围绕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投入科技资金116亿元,支持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量子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等29个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和人才发展“蓄水池”。

聚焦优化服务,流程再造实现资金直达。将高层次人才待遇保障、“海右”系列人才工程、市校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共计9.8亿元(其中生活和购房补贴4.1亿元、人才工程3.7亿元、市校融合2亿元),通过流程再造,实现直拨人才社保卡或人才企业,资金到位时间平均压缩三分之二。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重点项目常态化绩效评估和跟踪服务机制,聚力营造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

聚焦创新保障方式,更好促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保障项目深化。济南市财政局联合济南财金投资控股集团等金融机构,组建海右人才投资基金,首期财政出资1.5亿元,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1.5亿元,形成总规模约3亿元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企业股权支持体系。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抓手,以海右人才基金为龙头,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优势,集聚市场投资机构,精准对接以“人才链”为牵引的“产业链”重点项目,助推“大院大所”创新链和驻济高校“教育链”加速融合,推动落实金融支持人才企业发展十项举措,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聚焦人才培育,接续打造济南会计领军品牌。省市联动,遴选培养了各行业248名会计领军人才队伍,创新设立10家管理会计专家工作室,聚焦企业战略管控和价值创造,强化会计理论研究和产业应用融合,通过升级管理方式,赋能企业降本增效,发挥示范效应,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会计服务,为项目深化贡献财会力量,打造了管理会计工作济南“新样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