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陵市全面贯彻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坚持高位推动、系统推进,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形成了一批标识性改革成果,构建了具有典型工矿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特色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持续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深入推进试点工作,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节约集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由市长担任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长,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试点工作专班建立“县区+园区+部门”联席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一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在强化总体设计方面,铜陵市制定《铜陵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铜地用改〔2023〕1号),明确7个方面39项颗粒化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27项,序时推进12项,已制定出台政策文件11项。铜陵市积极深化改革实效,加强“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并创新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建立“清单化管理、精准化配置、极速化报批”机制。同时,探索推行“智联耕保”赋能“田长制”,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实现2013~2021、2022、2023年度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三个100%。

在改革成效方面,铜陵市积极促进耕地保护工作再提优。2022年,铜陵市在安徽省“十三五”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排在第一方阵。2023年,全市耕地净增加4611亩,达到139.73万亩,实现耕地总量“三连增”;“三类用地”处置再提速。2023年铜陵市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682亩、闲置土地4229亩、低效用地2030亩,处置面积创历史新高;节约集约指标再提高。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下降率4.82%,同比上升145.92%;省级开发区建成率77.3%,同比上升1.35%;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49.12万元/亩,同比上升3.33%;工业用地地均税收21.45万元/亩,同比上升15.89%;开发园区位次再提升。在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狮子山高新区、铜陵经开区在全省排名分别为第4、第12,较2022年分别前进6位、4位;枞阳经开区由原来第66名提升至第17名;改革标识成果再提质。整理形成了15个节约集约改革案例汇编,其中“推进标准地改革拓展升级”入选安徽省报自然资源部8个节约集约改革典型案例之一。为了使改革工作走深走实,铜陵市还积极“探索经验”,坚持保障重大项目与守牢耕地红线相衔接,盘活闲置低效与推进招商引资相嫁接,企业诉求与政策供给相对接,园区突破与城乡共进相链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下一步,铜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扎实推进三类用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高“标准地”改革成效,不断提高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快政策供给,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见》,不断健全综合激励支持政策体系。并及时总结工作成效,为全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更多铜陵经验、铜陵答案,为建设现代化幸福铜陵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路璐 记者 毛振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