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6月27日讯(记者 邬勇 摄影 李刚) 2024年,乳山顺利完成核能供暖首个供暖季工作,提供热源的正是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6月27日,“核”你在一起·共绘绿色能源新篇章全国媒体烟台采风行活动走进海发核能供暖热源分配中心。在这里,大家见到了“暖核一号”的“温暖之路”——海阳至乳山核能供暖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烟台“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又一实践,也是烟台认真践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又一突破。该项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海阳核电厂至热源分配中心段供热管道。建设直径1.4米的输送干线两条,长度约4公里。配套建设1座占地25.1亩的热源分配中心,主要功能是进行热量及流量分配,并负责热源分配系统的加压、补水和总体调度等工作;二是乳山线(海阳段)供热管道。建设直径1米的输送支线2条,长度约12公里。另外,乳山线(乳山段)供热管道由乳山市投资建设,对接海阳段管道,并建立覆盖乳山建成区的供热管网。

从整体来看,“暖核一号”开创了国内核能供暖先河,打造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23年,“暖核一号”三期工程投运,供暖区域到达威海乳山市,成为我国首个跨地级市供热工程,项目合计供暖面积达到1250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4月,“暖核一号”项目五个供暖季累计提供零碳热量901万吉焦,节约原煤消耗8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676万吉焦热量。

海阳至乳山核能供暖项目的实施,对减少区域污染物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前期估算,项目年可节约用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007吨,减排氮氧化物279吨,减排PM10粉尘558吨。

海阳市海发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鹏表示,随着海阳核电 3-6号机组建成投产,将通过热源中心再继续对外输送约8000万平米供热能力,可向海阳周边城市,提供高效清洁的核能供热,最大供热半径可以达到百余公里。

此外,除了核能供热,海发在建的还有8.5公里的核能长输蒸汽管网工程。该项目建成后可向周边企业提供每小时130吨的过热蒸汽,每年约90万吨。每年可节煤约11万吨,减排CO2约 28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