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贵州贵阳城外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李寡妇的女子。她年近四十,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十八岁的女儿小荷。虽然生活艰难,但李寡妇勤劳善良,在村里颇受尊重。

这一天,天色已晚,寒风呼啸,雨点打在茅草屋顶上发出噼啪的响声。李寡妇和小荷正准备就寝,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这么晚了。"李寡妇警惕地问道。

"阿弥陀佛,善良的施主,我是一位云游和尚,被这场暴雨困住了。能否借宿一晚?"门外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

李寡妇犹豫了一下,想起村里老人常说"积德行善,必有福报"的话,便打开了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和尚,他浑身湿透,瑟瑟发抖。

"大师快请进吧,外面冷。"李寡妇招呼道。

和尚双手合十,感激地说:"多谢施主慈悲,贫僧明日必定报答您的善意。"

李寡妇摆摆手:"大师言重了,佛门中人济世度人,我们平头百姓能帮上忙是应该的。"

她为和尚铺好草垫,又端来一碗热粥。和尚连声道谢,很快就睡下了。李寡妇看着和尚安详的面容,心里暗自欣慰,不知危机正在悄然而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一早,和尚果然如约帮忙干活。他力气很大,干起活来麻利又利索,很快就完成了李寡妇平常要忙活一整天的农活。

"大师真是能干,多亏有您帮忙。"李寡妇由衷地赞叹道。

和尚笑着说:"这都是佛祖保佑,让我有机会报答施主的恩情。"

接下来的几天,和尚一直留在李家帮忙。他不仅干活勤快,还能说会道,经常讲些佛门故事给李寡妇和小荷听。渐渐地,母女俩对这位和尚越来越信任。

然而,和尚的心思却不单纯。他暗中觊觎小荷的美貌,开始设计骗局。一天,趁李寡妇外出,和尚找到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的小荷。

"小荷,你可愿意学习佛法?"和尚笑眯眯地问。

小荷有些惊讶:"我?学佛法?"

和尚点点头:"你天资聪颖,若能学习佛法,日后必定前程似锦。"

就在小荷犹豫时,和尚突然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小荷惊慌失措,想要呼救,却被和尚捂住了嘴。

"别出声,否则我就杀了你和你娘。"和尚恶狠狠地威胁道。

小荷吓得浑身发抖,只能任由和尚摆布。从那天起,和尚开始暗中欺凌小荷,而小荷却不敢声张。

几天后,和尚找到李寡妇,一脸严肃地说:"施主,我观小荷骨骼清奇,是学佛的好苗子。不如让她跟我去寺庙修行如何?"

李寡妇吃了一惊:"这...小荷还小,离家太远我不放心。"

和尚循循善诱:"施主莫要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习得佛法,不仅能改变小荷的命运,也能为您积福德。"

李寡妇犹豫再三,终被和尚的花言巧语说动,同意让小荷跟随和尚学习佛法。小荷听闻此事,吓得脸色苍白,但在和尚的威胁下,不敢说出实情。

就这样,和尚以传授佛法为名,霸占了小荷。他不仅强迫小荷服侍自己,还逼她配合自己的骗局,继续欺骗李寡妇。小荷在恐惧与无助中,只能听从和尚的摆布。

李寡妇渐渐发现女儿的异常,却每次问起,都被和尚巧妙搪塞过去。她心中疑惑,却又不敢多想,只当是女儿初次离家,还不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傍晚,村里的老樵夫王大爷砍柴回来,路过李家院子时,无意中听到一阵压抑的哭声。他悄悄往院子里张望,赫然看到和尚正在欺负小荷。

樵夫大惊失色,立即跑去找李寡妇。"李家妹子,不好了!那和尚根本不是什么正经人,他在欺负小荷啊!"

李寡妇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她颤抖着双手,强压怒火,急忙赶回家中。

"你这个畜生!"李寡妇冲进院子,对着和尚怒吼,"我待你如此厚道,你竟然如此对待我女儿!"

和尚见事情败露,立刻露出狰狞面目。他一把抓住小荷,冷笑道:"你若敢声张,我就杀了这丫头。从今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地盘了,你给我滚出去!"

李寡妇痛哭流涕,后悔不已。她担心女儿安危,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被和尚赶出家门。站在院子外,听着小荷的哭声,李寡妇心如刀割,陷入了两难境地。

李寡妇在老樵夫的陪同下,找到了当地富商张员外求助。张员外听完事情经过,不禁怒火中烧。

"这等恶徒,真是天理难容!"张员外拍案而起,"我们必须救出小荷,惩治这个恶贼。"

老樵夫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计策:"不如我们假装张员外要收小荷为义女,引那和尚上钩。届时,我暗中联络官府,一举将其擒获。"

张员外和李寡妇都觉得这计策可行。于是,他们开始分头行动。张员外派人散布消息,说他要收养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李寡妇则假意与和尚示好,为计划争取时间。

老樵夫偷偷联络了县衙,说明情况并请求支援。县太爷听闻此事,大为震怒,立即派出衙役,准备收网。

几天后,李寡妇故意在和尚面前提起张员外想收养义女的事。和尚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这倒是个好机会。"和尚阴笑道,"若能攀上张员外这棵大树,以后的日子可就好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计划实施的这天,和尚早早梳洗打扮,带着小荷来到张员外家。张员外假意欣赏小荷,说要立即准备收养仪式。

就在这时,和尚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他警惕地环顾四周,突然发现院子里藏着几个衙役。

"不好,中计了!"和尚大喊一声,一把抓住小荷就往外跑。

李寡妇见状,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阻拦。"畜生,快放开我女儿!"她紧紧抱住和尚的腿,不让他逃跑。

和尚恼羞成怒,一脚踢开李寡妇,拖着小荷就往门外冲。眼看和尚就要逃出去,小荷终于鼓起勇气,狠狠咬了和尚一口。

和尚吃痛,松开了手。小荷趁机挣脱,推了和尚一把。和尚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头部撞在石阶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衙役们冲了出来,一拥而上制服了和尚。

和尚被押解到县衙,经过审讯,原来他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江洋大盗,专门假扮成和尚四处作案。这次终于落网,罪行曝光,被判处极刑。

李寡妇和小荷终于重获团圆。村民们被李寡妇的勇气和母爱感动,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们重建家园。

张员外感念李寡妇的善良,主动提出要资助小荷读书。"善良不该成为弱点,"张员外说,"我们更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明辨是非。"

老樵夫则借此事教导村民:"切莫被表象迷惑,做人要多长个心眼。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谨慎中不忘善良,方为处世之道。"

经历这场劫难,李寡妇和小荷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她们重拾信心,开始了新的生活。全村以此为戒,更加团结互助,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村口的老槐树下,李寡妇常常感慨:"善良固然可贵,但若没有智慧相伴,也容易招致祸患。今后我们更要擦亮眼睛,不被假象蒙蔽。"

这个故事在村里广为流传,成为警示后人的一则寓言。人们常说:"宁可千日做贼,不可一日防贼。"提醒大家在心存善意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方能在这复杂的世间平安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