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周同学,由于先天眼部缺陷,求职期间屡次碰壁。在学校和学院的暖心帮扶下,他成功签约西部某大型石油科技公司。学校毕业典礼当天,周同学说:“在我对前途感到迷茫时,老师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立志不负期待,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2022年6月在川视察时特别强调,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四川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相关部门和各高校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用心用情加强大学生就业兜底帮扶工作,千方百计护航重点群体毕业生的求职路。

做好台账完善机制

“一对一”精准帮扶

2024年,四川高校毕业生人数64.37万人,同比增长5.56%。早在去年秋季开学伊始,教育厅就指导全省高校及时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基本信息和就业帮扶两本台账,全面掌握重点群体毕业生基本情况,以及求职意愿,为就业指导服务奠定扎实基础。

今年,四川共有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高校重点群体毕业生5.58万人。各高校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认真落实就业帮扶“3个3”工作要求,即开展3次谈话、推荐3个岗位、组织参加3次招聘活动,切实做到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就业培训。

在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专职辅导员王婷和周炬,为困难毕业生量身定制了“有谈话、有温暖、有推荐”的就业“三步走”指导工作模式。

今年3月,周炬跟困难毕业生高庆梅面对面谈话,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在高庆梅报考公务员到参加公招期间,两位辅导员一直关心支持,倾囊相授笔试和面试技巧。高庆梅因不满意合同内容放弃公招,辅导员又鼓励她参加规培考试,并推荐了合适的规培医院。离校前,高庆梅如愿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规培。

像成都医学院一样,各高校用心用情细化帮扶举措,为重点群体毕业生送上“及时雨”。西南石油大学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任务分工、落实专人负责,主动关心就业进展和困难,引导毕业生增强就业信心。

西南科技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学院班子成员、辅导员、班主任、就业指导教师、专任教师与困难毕业生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向有就业意愿的重点群体毕业生推荐2198个有效岗位。

创新访企拓岗

线下有专场,线上不断线

6月21日,应届本科毕业生魏思衡参加了2024年成都市残疾人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招聘现场,27家用工单位提供416个岗位,涵盖药物研发、会计、主播、文员、技术员、手语翻译等多层次多专业类别职位,最高月薪达1万元。对接交流后,魏思衡和某五星级酒店达成签约意向。

线下有专场,线上不断线。5月至6月,2024年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幸福川渝”残疾人网络招聘会等相继举行,数百家用人单位提供了充足的岗位。今年以来,省级相关部门先后在成都、南充等地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为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充足岗位。

教育厅创新开展省外集中访企拓岗,组织省内高校组团赴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拓展岗位4万余个;开展“书记校长联系百家企业行动”,今年以来,四川高校书记校长累计走访企业5800余家,拓展就业岗位12.61万个;成立帮扶工作专班,开展“送岗进高校 助残促就业”等活动,促进重点群体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面试环节不占优势的情况,举办专门针对“9+3”学生的普通话培训班、礼仪培训班;通过“一对一”简历坐诊、AI模拟面试等,提升“9+3”学生应聘成功率。该校轨道系城轨车辆专业应届毕业生马古几来自凉山州木里县,通过辅导员自身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的推荐,他找到实习和就业机会,签约一家成都地铁外包公司,从事地铁检修工作。

内江师范学院应届毕业生张文清,是来自脱贫家庭的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大四求职期间,由于简历、专业能力等原因,张文清找工作不顺利。班主任吴艳萍及时进行“一对一”就业指导,并带他参加各院校的校园招聘会。最终,张文清被内江市某建筑公司录用。

加强就业观念引导

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6月中旬,西华大学81名学生参加了“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同学们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念,提升求职技能和就业能力。今年以来,四川通过“宏志助航计划”已培训5900人。

为增强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能力,四川高校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都理工大学帮助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帮助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就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西南科技大学开展了5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专题艺术思政课,加强就业观念引导。该校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24届毕业生戢俊涛有听力障碍,不爱交流。辅导员晏英豪通过日常问候、寝室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时刻关注戢俊涛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学习情况,动员党员同志、室友、班干部等开展朋辈帮扶,帮助戢俊涛更好地融入集体,拓展自己的朋友圈。进入大四,晏英豪对他开展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一对一”指导,精准筛查与他匹配的单位并带他参加每一次双选会。面对求职失败,晏英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戢俊涛一次次跌倒后又勇敢尝试,终于如愿签约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就业帮扶是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对重点群体毕业生不仅要提升就业能力,更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晏英豪说。(记者 江芸涵)

原标题:帮扶指导有力度有温度 四川全力促进高校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