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倒地监测预警,发现倒地监测预警!”近日,在北京经开区荣华街道卡尔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屏幕前测试,随着一位工作人员“假装”摔倒,屏幕上显示的“火柴人”也呈现倒地状态,并发出监测预警提示声。这是北京经开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视觉的“火柴人”前端AI像机及智能床垫等应用设备,搭建的全市首个智慧养老健康监测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火柴人”前端AI像机,被监测老人以“火柴人”的形象显示在屏幕终端,既有效保护了隐私,还能通过AI算法实时识别老人动作、姿态和行为,当遇到老人摔倒、夜间离床、主动求救等危险或异常时会主动进行预警,把监测信息及录像实时传至驿站屏幕端及监护人手机端,驿站工作人员可根据画面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联络监护人,监护人也可通过系统发送的预警短信进入监控界面掌握情况,“双重保险”能够让老人及时获得救治。

此外,为失能老人“量身定制”的智能床垫可以对使用者心率、尿湿、呼吸、睡眠情况等多项生理数据也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数据异常情况及尿湿等情况自动触发报警,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更换尿布,可有效降低老人压疮发生率。

据悉,去年11月,北京经开区作为全市首个全域智慧城市场景开放试点单位,率先向全社会发布了18项需求清单,“智慧养老健康监测场景”就在其中。

今年4月,智慧养老健康监测场景开始试点,目前共有三户居民主动申请安装了该系统,“试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很好,不仅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看到老人的心率、呼吸等实时数据,让我觉得很安心。目前使用感受很好,也希望这个场景能扩展更多功能。”一位居民的子女说。

北京经开区荣华街道有关负责人透露,为搭建更智能、全面的服务场景,将在对已有平台功能不断优化的基础上,推出小程序“在线寻医问药”、智能音箱等功能,满足用户在线问诊、订餐、呼救、问询等需求。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依托“荣华街道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经开区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平台”等智能平台提供养老助餐、便民理发、便民修脚及智能设备培训等为老服务,辖区老年人通过申请通过后,持北京市养老助残卡便可到签约服务商享受相关服务,同时还可享受政府补贴,目前仅荣华街道辖区就有约1.1万老年人享受了便民服务。

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智慧手机终端及富媒体终端实现众多便民服务落地,真正让辖区老年人享受智慧养老带来的更加优质、便利、高效的服务体验,助力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