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8号线红岛火车站往大涧站隧道里,载满乘客的地铁列车疾驰而过。隔着3米岩层,8号线支线隧道中,重达640吨的庞然大物,悄然进行着一场“金蝉脱壳”。

这个大家伙是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土建01工区的“一航19号”盾构机。在完成地铁8号线支线起点-大涧站盾构区间右线516米掘进任务后,由于工程周边环境制约,它无法通过常规的吊装方式被运出,需要建设者们为它量身定制一个方案,将它弃壳拆解后再送出隧道。

过程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涉及刀盘、前盾、中盾、驱动、管片拼装机、螺旋输送机等上千个零部件。所有的拆解工作都需要在盾壳内进行,既要保护各部件不受损坏,又要在40天之内完成,且拆解后的最大部件重量达55吨,厚度达1.2米,半径有1.7米,在半径仅为2.75米的隧道内完成翻转和运输,还要保护成品隧道不受伤害,犹如抽丝剥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一挑战,项目团队通过BIM技术模拟拆解全过程施工步骤,并邀请了业内专家进行方案研讨,对吊装预埋点进行优化。项目团队还专门设计了“U”型钢架翻转工装,让55吨的部件像藤上的葫芦,通过吊点链条慢慢“躺平”,最后通过电瓶车被运出。BIM技术人员还将以上拆解步骤形成可视化视频,对全部施工人员进行交底,确保每个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作业步骤和要领,确保吊装、运输过程万无一失。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弃壳施工在未对既有线运营产生影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据了解,“一航19号”盾构机目前已运输到厂家进行套壳组装,为接下来的二次始发和区间左线481米盾构掘进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