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书法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何晓刚 摄

人文荟萃的武汉,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名城,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书法历史流变的重要阵地。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武汉书法家的接续奋斗。

在6月24日举行的2024首届武汉书法季开幕式上,徐本一黄德琳樊利杰魏晓伟和张助刚五位本土书法家齐聚对话环节,以自身学习、创作经历共论“书法精神的代际传承”

尽管身处不同的年代,但他们都不约而同讲述了武汉这座城市、城里的江水楼阁、街道巷陌、亲人师友给他们的文化滋养和无穷的灵感,一代又一代书家的接力传承,令现场听者为之动容。

PART 01

WUHAN

WENXUEJI

大城之爱:长江黄鹤都是滋养

上午雾蒙蒙,夜晚黑黢黢

江水是我的审美启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何晓刚 摄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著名书法家徐本一祖籍宁波,幼年随父母来汉,第一次看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就被武汉之大和这座城市的英雄气概深深震撼。

后来,他家搬迁至鹦鹉洲,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可以在江堤上看到江水:“上午雾蒙蒙,中午金灿灿,傍晚红彤彤,夜晚黑黢黢,江水的变化成了我少年时代的审美启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水沛兮——徐本一书法研究展。叶飞艳 摄

上月底,他将梳理自己艺术脉络和创作历程的书法研究展命名为“江水沛兮”:“学书法不仅要学习经典,更要师法造化,向自然学习。这是我从江水中得到启示,现在虽然不能时时看见江水,但笔墨就是我心中的江水。”

在为2024首届武汉书法季寄语时,他到长江:“看长江之大美,书时代之新作!”

黄鹤楼是诗楼,是文楼

也是武汉人的精神图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樊利杰,现场展示了一件特殊的作品,中央是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我爱我家,王桂枝。”

樊利杰介绍,王桂枝是他的母亲。 “我爱我家这几个字,是我母亲2006年为家人书写的祝福,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写毛笔字,也是最后一次。不到一年时间,她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旁边的小字,是我2020年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叫作《母亲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利杰和母亲共创的书法作品。本人供图

将这样一幅饱含母子深情的作品选入在黄鹤楼举行的书法展《倾城之爱——樊利杰书法作品展》中,樊利杰说,“倾城之爱”表达的不仅是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爱和对书法艺术的爱,同时也记录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樊利杰把黄鹤楼视为表达“倾城之爱”的落脚点,曾用50件作品共同书写仅有200余字的《黄鹤楼记》,让观众印象深刻。“千百年来,黄鹤楼是诗楼,是文楼,也是武汉人的精神图腾。在黄鹤楼办展览,书写黄鹤楼,就是为了更深刻地感知武汉,触摸武汉,表达对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深沉的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樊利杰作品。曾熙来 摄

他表示,不同维度的作品,展示着书法艺术应有的温度,“书法工作者不能只关在书斋,而是要走进生活,走到人民群众中来,以诗文与笔墨记录武汉百姓的喜怒哀乐,抒写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我想这就是书法人的时代责任。”

PART 02

WUHAN

WENXUEJI

追求卓越,艰苦环境不掩风骨

先生在汉正街的巷子里

用凳子当桌椅刻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何晓刚 摄

看到自己40多年前的作品亮相,77岁的著名书法家、武汉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黄德琳也深受感染,他表示,很多的大家都是艺文兼备,让后辈受益匪浅,自己的成长也离不开前辈书家的关爱和教导。

他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条件都很艰苦,满腹学问的金月波老先生家居狭小,作品多小件。要画大的作品,需要把床上的被褥移开,以床板作画案。书刻俱佳的汪印农先生住在汉正街的巷子里,白天室内光线很差,他就将一高一矮两个凳子当桌椅,坐在巷子里刻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德琳刊登在1983年第四期《书法》杂志上的篆刻作品。

他说,“我们很难想象,那些优秀的作品竟然是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诞生的。对他们来说,虽然条件各异,但对作品的高标准、要求都是一致的。杨白匋先生每刻一印都反复构图、画稿、修改,用尽心力,极尽巧思。他曾刻一印,印文是‘不是奇葩不落印’,可见要求之高。所以我觉得我们向前辈学的不只是知识和技艺,还有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敬畏,以及不畏困难、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才是留给我们的最大的财富,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去继承和发扬的。”

PART 03

WUHAN

WENXUEJI

名家引路,汉上书风薪火相传

我在武汉

遇到了很好的启蒙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晓伟向大家介绍作品。曾熙来 摄

和书法艺术相比,篆刻不仅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还要有雕刻的技术和鉴赏的知识,是个“杂家”。武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魏晓伟说,对篆刻的学习需要引路人,而武汉这座城市有很好的篆刻传统,他在这里碰到了好的启蒙老师。

他说:“父亲是我第一位书法启蒙老师,而我的篆刻是受初中美术叶老师的发蒙。至今记得叶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节课是买学习工具。我至今还记得,1992年叶老师带着我从铁机村步行、乘公汽、坐船过长江,到汉口的友谊街揽云阁买刻刀、印泥,然后到南京路荣宝斋挑选刻印的石材、再到江汉路的武汉古籍书店买了《说文解字》《十钟山房古印选》《黄牧甫印谱》等工具书。老师告诫我学篆刻要‘印宗秦汉’,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晓伟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湖北·武汉巡展)。曾熙来 摄

武汉不仅有良好的艺术氛围,更有指引前行的前辈。魏晓伟特意将一本自己少年时珍藏的《书法》杂志带到了现场。

这本1983年出版的杂志上,刊登了李刚田、黄德琳两位前辈入选全国第一届篆刻征稿评比的优秀作品。“李老师当年37岁,刻的是甲骨文‘安阳’二字,他以甲骨文结合秦印的半通印形式来篆刻,古意盎然。黄老师当年35岁,刻的内容是‘安得倚天抽宝剑’,以黄牧甫印风结合西周、秦汉的金文,虚实对比强烈,爽朗清健。两位前辈的创作根植于传统,亦古亦新,在今天看来仍然给我很多启发。”

书法是我的渡口

希望年轻人也能找到自己的渡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辈的作品和人品,无形中激励着后辈,接力让汉上书风代代传承。

五位书家中最年轻的“80后”、武汉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张助刚,现场回忆起自己从新洲走出,由一位小学教师走上职业书法家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书法改变了我的人生,将爱好变成了职业,又成为追求的事业,可以说书法是我人生的渡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助刚行书作品: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横幅。本人供图

如今,张助刚从事着传播书法艺术的工作,他觉得自己虽然离开了三尺讲台,但并未离开教育行业:“工作环境和面对的群体不一样了,但还是文化和美育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他说,近几年策划了一系列的书法活动,看到一批“90后”“00后”的武汉青年书家脱颖而出,看到他们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曾经的自己。希望他们能够和自己一样,秉持艺术的初心,一直保持对书法的无限热爱,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渡口,去影响有影响的人。”

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书法,“来一场书法和青春的双向奔赴,笔歌墨舞,不负韶华。”

EDITOR编辑部

出品 长江日报文旅事业部

采写 王娟 叶飞艳

编辑 程佳怡

CONTACT US

发现更多好玩的我们

@长江日报旅游

@好玩武汉

@好玩武汉

@好玩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