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烤烟采摘烘烤时节,思南烟农们纷纷抢抓当前的晴好天气,在田间地头、烤房忙碌“赶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绿叶子”变成烟农的“钱袋子”。

在思南县宽坪乡和平村烟叶烘烤工场,烟农正在卸载、搬运着刚刚采收回来的烟叶,进行分类、编烟、上竿、烘烤,现场呈现一片繁忙且有序的景象。6月27日,通过各项烘烤工艺的操作,和平村烟农何晓芬第一炉烤烟烘烤成功出炉。何晓芬是和平村里的种烟大户,今年种烤烟107亩,看着第一炕烤烟成功出炉,她的脸上喜不胜收。

“5月中旬前,我们对密集烤房进行了全面检修、维护,烘烤工艺曲线设置图表,同时我们推行烟叶网格化管理新模式,通过集成发挥网格员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增值服务、矛盾化解等功能作用,实现了烟站管理与烟农需求的高效衔接,为烟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确保烘烤服务全覆盖、无死角。”宽坪乡烟叶站点点长杨昌吉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思南:让“绿叶子”变成烟农的“钱袋子”。

近年来,思南县组织了专业采摘队伍和专业烘烤队伍,全程负责专业化烘烤技术指导,全面落实专业化烘烤,烟农们只需编烟上竿入炕,后续的烘烤环节就有专业烘烤师傅负责。而且烘烤采用生物质燃料,恒温热值高,高效节能,烘烤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实现较好地减工降本。

“今年我种了64亩烤烟,今年田间管理到位,目前烟叶长势喜人,比去年有较大的提高,预计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种烟收入在20万元左右。”在烤房前看着刚刚出炉金灿灿的烟叶,覃礼桂自信满满,脸上洋溢着烟叶丰收的喜悦。

据悉,思南县今年种植烟叶2.03万亩,预计收购干烟5.1万担。(图/文 陈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