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筱茜

清晨,循着淡淡的桃香,走进宁阳华丰镇凤山峪村吴士伟的桃园里,金灿灿的黄桃压弯枝头,沉甸甸的果实被果农们用勤劳的双手摘下,放入胳膊上挎着的桶里,不远处,吴士伟和村民们说说笑笑围坐一起,将刚摘下的黄桃剥袋分级,等待蒙阴的买家验货称果,将符合电商标准的黄桃装车运走。

据了解,吴士伟的果园里有一千多棵桃树,占地二十多亩,全部种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金蜜一号”,这个品种的桃子甜蜜多汁、皮薄肉厚,可以做到软硬两吃。

黄桃的采摘一般在凌晨,因为温度低,糖分易积累更香甜,劳作时也更凉快,但现摘的黄桃怕捂、怕压,也怕潮,以往如果黄桃当天卖不掉,就成了“隔夜愁”。今年,吴士伟在一个水果批发市场偶然结识了来自蒙阴县的批发商,因为看中吴士伟黄桃的优良品质,批发商决定将吴士伟家符合电商发货标准的黄桃应收尽收。

挑色、称果、套袋、装箱、称重、装车……工人们将一箱箱精挑细选的黄桃搬上货车,“这些挑出来的桃子个头匀称,色泽金黄,果肉硬脆,单果重量都在三两到四两不等,今年山上比往年雨水更少,光照更足,桃子糖分更高,这些桃子可以卖六七万块钱。”望着满载黄桃的货车,吴士伟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收了这茬黄桃,吴士伟还要去山上料理他的油桃、蟠桃,新栽的梨树今年也要迎来第一次结果……这片山坡上的“甜蜜”事业还在继续。

华丰镇南部片区光照足,土壤为沙质土壤,山低坡缓,为果树生长提供了天然的优良条件,近年来,华丰镇整合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北菜、南果、规模化养殖”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坚持发展特色蔬果种植,南部片区的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因地制宜,广泛种植不同品种的果树达4000余亩。

现在的南部片区,外出务工的少了,“家门口”就业的多了,昔日的“荒山坡”变身蕴藏巨大发展潜力的“金窝窝”。下一步,华丰镇将继续整合资源,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推动“华丰好品”经营更规范、管理更科学,让特色农业由“小而美”向“大而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