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下,
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释放出巨大的发展动能和成长潜力。

珠海作为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
和首批国家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区,
依托低空经济产业基础良好、
城市运用场景丰富的先发优势,
全力抢抓战略机遇,
加快布局低空经济,
努力塑造城市级新质生产力。

27日上午,珠海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珠海市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围绕政策保障、应用场景、产业集聚等重点,生动展现珠海“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打造“天空之城”的奋发作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浩然、市国资委副主任钟惠介绍了相关情况,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张楠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凡/摄

政策护航

12项扶持措施“干货满满”

珠海,正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探索一条“飞翔之路”。

2023年12月,市委九届六次全会首次提出打造“天空之城”的战略目标。2024年4月,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再次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率先以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系统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为发展壮大低空经济产业、激发低空市场潜力,市政府于今年6月12日正式印发实施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凡/摄

据张根介绍,该政策措施从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强化产业要素供给三个方面出台了12项具体扶持措施包括支持重大项目落户、航空器适航取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试飞成本,布局低空基础设施,鼓励开设货运、载人航线等,着力打通低空经济发展“飞起来”的瓶颈。

“我市的政策措施顺应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重点支持eVTOL、飞行汽车及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低空飞行与保障以及商业运营等低空经济重点环节。”张根表示。

针对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取证时间长、难度大、投入高、试飞成本较高的问题,《若干措施》扶持实惠“干货满满”,包括对取证企业予以分类、分阶段奖励,最高可达2000万元;对在本地的飞行测试场地开展试飞、测试、验证等活动的低空经济制造企业,按照实际试飞服务费用的30%予以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度补贴金额可达到1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海隆华无人机。张洲/摄

而在今年5月,《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发布,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1至2家,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无人机飞行达到350万小时等等。引人关注的是,珠海被列为全省三个低空经济核心城市之一。

张根表示,我市也已启动低空经济立法,将着力用好特区立法权,积极探索在支持飞行活动与场景应用方面,开展“小切口”立法,保障低空立体交通安全有序运行,为全球低空产业提供最优质的发展环境。

应用先行

积极打造三大特色应用场景

不仅要“飞”起来,更要“飞”得更多、更快。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要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凡/摄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依海而立、连通港澳、具有发展低空飞行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张浩然表示,独特且多样化的海岛环境优势、优越的区位条件,在市场化、商业需求的推动下,珠海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场景。

目前,在常态化运营场景方面,珠海已开通了6条货运和载人航线。在试验飞行示范方面,今年2月,深圳至珠海跨海跨城eVTOL盛世龙航空器完成首次演示飞行;4月,FP-98大型固定翼无人机首次演示飞行,搭载500公斤鲜活虾苗从海南成功运至珠海莲洲机场,将原本需要13个小时的跨海跨省陆路运输缩短为空中的3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公开首飞。朱习/摄

一条条纵横开阔的“空中航线”,正是低空经济百花齐放、换挡加速的缩影。目前,珠海正在积极打造三大特色应用场景:

一是打造低空飞行器飞行测试验证基地。依托珠海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在莲洲机场打造无人机验证试飞、江珠高速无人机巡检、莲洲机场无人机巡视等应用场景;

二是打造首条海岛无人机常态化公共物流航线,完善“唐家港-桂山岛”海岛常态化无人机即时配送网络,保障海岛民生物资配送需求,助力海岛“百千万工程”建设;

三是打造新型住宅无人机智能末端配送项目。研发专门用于住宅投送的物流无人机,配合智慧住宅项目,在住宅露台设置住户专属无人机停机坪,在小区周边配备无人机起降场等。

珠海和澳门“一衣带水”,探索和开展跨境飞行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对珠澳两地居民来说,低空应用的发展,同样可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比如无人机的配送可以让我们半小时内拿到所购商品,坐‘飞行汽车’节约交通出行时间,‘空中游览’欣赏珠澳美景。”张浩然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低空经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大湾区澳珠一极在交通、物流、文旅等领域融合发展提供新动能。

产业布局

强化资本、数字及技术赋能

迄今在珠海举办14届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已发展成为世界五大国际航展之一,为珠海城市口碑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全球无人系统大会是我国无人系统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行业盛会之一;2023年启动的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推动珠海迈入年年有航展的“双航展”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现场。曾遥/摄

作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航展之城”,珠海发展低空经济的底气,除了与港澳路桥相连的独特区位、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优势,也包括研发制造业基础和展会经济带来的“高人气”。

截至目前,珠海拥有航空及配套企业70多家,涵盖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电控系统、软件控制系统、低小慢反制系统等多个产业链核心环节,基本形成了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2023年产值155.64亿元,增速27.56%;今年一季度产值44.25亿元,增速29.28%,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张根表示,我市将着力培育产业生态,做实低空经济“集聚区”。斗门区以富山二围为起步区,围绕莲洲机场周边规划建设约1000亩大小的低空经济产业园;高新区依托港湾5号产业新空间,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8万平方米研发设计空间和10万平方米高标准生产制造厂房,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基地。

正如业内人士指出,从产业角度看,低空经济是一条具有高度延展性的全新产业链;从投资角度看,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有效投资;从标准角度看,有利于率先在低空经济领域创设新的标准和规则。

据钟惠介绍,市国资委在5月初组建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目前经市政府批准,该公司作为委管企业进行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凡/摄

“下一步,低空公司将统筹全市低空产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联合公交集团与亿航智能等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成立合资运营公司,通过资本、数字及技术赋能,打造我市集政策引领、市场运作、产业完备体系为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开发管控一级平台,整体谋划全市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布局。”钟惠表示。

在珠海,低空空中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也已初步架设完成,计划于6月30号正式上线。该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低空经济领域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融合,为“海陆空”无人设备提供市场运行安全保障、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应用场景、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更多发展空间、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供更多数据支撑。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珠海正以最优的空域资源、
最便捷的飞行条件、
最丰富的应用场景,
进一步激活立体空间资源,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力争成为
低空经济加速腾飞的“天空之城”!

更多权威信息,

文/珠海发布 钟夏 佘映薇
封面图/珠海发布 李建束
编辑/明敏
责任编辑/蓝辉龙
三审/种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