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低空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在全国各地纷纷布局之际,成都近期动作频频:继一周前率先开展国内低空载人验证飞行之后,6月28日,成都又实现了国内首个跨省低空物流首航。同日,成都公务机基地(FBO)正式投用,该基地不仅为公务机提供细致周到的一站式服务,还将打造成为低空经济的核心枢纽。这意味着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再添“公务航空+低空经济”融合出行全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系列探索背后,是成都抢占发展低空经济先机的雄心。成都提出:“用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成果,激活通用航空、工业无人机等产业优势,打造西部低空中心。”纷至沓来的场景落地,成都低空经济正从蓄势“起飞”到加速“腾飞”。

各地加快探索低空+场景

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也在加速抢占低空经济赛道,目前包括北京、安徽、山东、深圳、广州、成都、南京等20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梳理多地政策文件发现,加快落地低空场景培育是各地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共通的重点。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求可延升至3000米以下的空域。近期,各地陆续传出低空+场景的消息。

当前,低空+物流是相对成熟的应用场景。6月28日,广西首批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成功实现首飞。同日,成都跨省低空物流首航成功,当日一架固定翼通航飞机运载了贵阳蜂糖李等特色经济产品从贵阳出发,降落成都淮州机场;当天下午,该架飞机又运载成都水蜜桃、桃花李等生鲜水果从淮州机场起飞,降落贵阳龙洞堡机场。此次成都开展跨省低空物流是综合运用有人机与无人机,构建航空物流“干—支—末”网络的一次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

在商业化应用场景中,由eVTOL、无人机和城市空中交通(UAM)为代表的低空+交通是低空经济产业的重点方向。在深圳,近日,深圳北站枢纽东广场“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正式开航。据悉,在深圳北站市民便可以搭乘一架直升机,飞往深圳各区和珠江对岸的中山市。这个项目的推出,将为旅客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接驳服务,让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在成都,市区“打飞的”也渐行渐近。6月20日,一架(阿古斯塔AW109型号)载人飞机从成都洛带通用机场起飞,经停中国欧洲中心、青城山,最后回到洛带通用机场。当日下午,这架飞机从这里起飞,经停天府机场、双流机场后顺利返航,完成了成都市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任务。

不仅如此,在成都双流机场,低空+公务航空场景也将在未来落地。6月28日,成都公务机基地(FBO)正式投用。现场,成都低空经济企业沃飞长空与成都FBO的运营公司华汇公务航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场接驳、空中出行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后续将联合华龙航空,打造中国西南地区城市空中出行的示范点,低空出行与公务航空领域的深度融合正式启航。“通过优化机场接驳和低空出行,旅客下了公务机,就可以在机坪转乘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抵达成都的春熙路、中国—欧洲中心、青城山等地。”沃飞长空市场总监费岚介绍道。

加速“腾飞” 成都力争打造西部低空中心

格局加速落地场景背后,是低空经济万级产业蓝海。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据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增速高达33.8%。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实现重大突破达到10644.6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在成都,打造西部低空中心是未来发展目标。今年5月,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发布,将低空经济新增为今年成都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重点产业链。前不久,成都市促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和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两个专项政策实施细则印发,进一步加速低空经济“入场”。

在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静看来,发展低空经济,一定要在低空制造上发力。她介绍,成都是我国重要的防务整机研制基地,航空发动机预研、试验和生产基地,民机大部件国际转包生产基地,是国内同时具备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三大城市之一,航空工业、航发集团、中国商飞、航天科技等央企集团在蓉均有重要战略布局,在国家航空工业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作为“工业无人机第一城”,成都市工业无人机产业基础雄厚,拥有无人机整机研制、飞控系统、载荷系统、应用端软硬件、配套服务一体化产业链,已聚集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10余户,实现营收超过50亿元,大型无人机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据悉,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以来,成都市有人机累计飞行超过40万架次、8万小时,无人机累计飞行超800万架次、60万小时,飞行量均稳居全国前列,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钟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