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选拔学生成为垃圾分类监督员,实现垃圾分类人员知晓率、参与率、投放率“三个百分之百”……当前,在东莞市各中小学校,正在掀起一场“我学习”“我知道”“我践行”的垃圾分类实践行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风尚。与此同时,东莞以住宅小区和各村(社区)为切入口,聚焦垃圾分类前端、中端和末端,优化全链条各环节,全面提升分类处置效能,推动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全域推进。

6月27日,记者从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近年来,东莞市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示范先行、循序渐进”原则,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完成城区片、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并推动28个镇80%以上村(社区)提升垃圾分类成效,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管理系统。2024年第一季度,东莞用成绩单说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85.98%,回收利用率36.24%,均超额完成国家和省级指标。

城乡一体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东莞清溪镇,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不断“上新”,铁松村、九乡村、大利村等5个新加入的村居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创建片区。与此同时,东莞城区的户外广告屏上,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如《垃圾分类东莞说》《垃圾分类听我的》等循环播放,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东莞垃圾分类莞香花讲师队伍和超过60支志愿服务队伍,穿梭于学校、工厂、村(社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见证了东莞城乡一体、全域推进垃圾分类的决心与行动。

“东莞市垃圾分类的亮点在于城乡一体、全域推进。”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东莞自我加压、先试先行,统筹城乡一体推进。在城区、全市公共机构完成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垃圾分类覆盖到农村地区,目前已实现垃圾分类城乡全覆盖,典型村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今年,东莞城管将垃圾分类纳入环卫保洁规范化专项工作,作为城管系统首要重点工作,组织召开全市环卫保洁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强化行业规范管理,推动“扫干净、摆整齐,全市域、全天候”。同时,注重立法先行,制定了《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等法规文件,明确了各级工作职责、分类体系建设和监督管理要求,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聚焦“三端”,提升分类处置效能

垃圾分类,重在源头治理。住宅小区与村(社区)作为人口密集之地,是生活垃圾产生的重要源头。位于东莞万江西南的坝头社区,因食肆林立、人流密集,被誉为“东莞鼓浪屿”,其生活垃圾产生量亦不容小觑。近年来,坝头社区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处理。目前,坝头社区已建成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就地处理。在此基础上,社区的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也已实现全流程分类处置。

全程分类,健全体系是东莞垃圾分类另一特点。近年来,东莞聚焦垃圾分类前端、中端和末端,优化全链条各环节,全面提升分类处置效能。前端,采取“大分流、小分类”,对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等进行大分流,对生活垃圾按照四分法进行小分类,全市居民区共计设置5313个分类投放点;900个有害垃圾专用回收箱、1280个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4600个废旧纺织品回收箱。中端,升级479座垃圾转运站,建成34个有害垃圾临时暂存点,以及11个两网融合收集站和1个分拣中心。末端,建成5座环保热电厂,处理能力14750吨/日,全省率先实现“零填埋、全焚烧”;建成2座集中式、49座分散式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1750吨/日,处理能力超佛山、惠州等周边城市;建有29个配有破碎设备的大件垃圾收集处理点,处置能力约为560吨/日,均满足实施区域垃圾分类收处需求并实现“真分类”。

全民参与,持续开展“八大主题活动”

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是东莞垃圾分类的另一大特色。自2023年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莞香花”行动以来,东莞设计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专属Logo,创造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口号“生活垃圾分类放、品质东莞新时尚”,邀请东莞宏远篮球明星队担任宣传推广大使,建成36个垃圾分类主题宣教馆和2个科普实践基地,进一步发挥宣教“主阵地”作用。今年,东莞市以“共育时尚莞香花 千店万人志愿行”为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包括主题公交、全城亮灯宣传、分类进万家、分类体验日、低碳齐参与、曲艺进村入户、分类达人说、百日志愿行等八大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东莞市将继续补齐软件配套和创新突破的短板,进一步明确工作标准,加强督导检查,强化部门联动,深化宣贯培训,总结亮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在强化部门联动方面,东莞市城管部门将发动发改、教育、卫健、文广旅体、商务、市场监督等成员单位,开展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倡导“光盘行动”“绿色办公”、减少或限制一次性用品等源头减量专项行动,指导各条线领域打造一批“莞香花”特色示范点,包括100所特色学校、33所特色医院、33所特色酒店、33所特色企业、33所农贸市场等,推动绿色低碳新时尚。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国家住建部即将对广东省进行实地检查,东莞将全力以赴,指导各镇街(园区)做好垃圾分类投放亭管理、收运处理全链条运转、宣传引导等各项工作,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国家现场检验。

文 记者 秦小辉
图 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