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空调的古时候,古人是怎么消暑的?

在唐诗中,诗人们这样消暑的,李白脱巾,杜甫坦腹,王孟则避入山林。

以上都是些糙汉子,宋词中多以女子为主人公,当然就不能再像他们这般的豪放不羁。

到了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经济、科技得到极大发展,资本主义萌发诞生,社会商业化逐渐成熟。

宋词里的消暑法宝自然变得多了许多,比如纱橱、簟、扇、玉枕等。不再像唐诗里那样较为原始的避暑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邦彦,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他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近人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

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周邦彦出任溧水县令期间,此时词人生活安稳,心情适意,于是在一个悠闲的夏日写下了这首《喜迁莺·梅雨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迁莺·梅雨霁》

周邦彦〔宋代〕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逢梅子成熟之时,绵绵多日的梅雨终于过去了,随着夏天的悄悄来临,风中也带着丝丝的酷热。

高高的柳树上,蝉儿逐渐增多,蝉鸣声高一阵低一阵,聒噪成一片。

真热啊!站在窗前望去,远远的小园台榭处,微风掠过池塘,带起圈圈涟漪。

一些鱼儿在水下悠游嬉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惹得那新荷摇动不停。

周邦彦只用了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美丽宜人的夏日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没有什么烦心事,那么如何排遣这酷热的时光呢?

于是周邦彦在深深庭院荫凉处,支起一顶薄薄的纱帐,然后躺在那冰凉的竹席上,轻轻地摇着羽扇——

只觉身心顿时凉爽舒畅!

词人不禁感叹道:我的心情就像现在的天空一样晴朗,就像没事可做的小神仙一样快活。

消暑的诗词甚多,独周邦彦这阕词,如小暑清茶,如夏夜凉风,令人祛热解渴,令人心平气和,似有"天人合一"之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首词中,最喜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这一句。

梅雨初霁,暑风相和,亭台小池,鱼戏新荷。如此良辰美景。

薄纱帐下,羽扇轻摇,枕冷席凉,忙中偷闲。多么凉爽适意。

此时此地此景此境,便是天上神仙也不换。

正应了门慧开禅师的那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最幸福的夏日,就是无闲事挂心头。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抛开杂乱的心绪,安心地做个“闲人”,自由地享受这一份清凉悠闲,是多么幸福的呀!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