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林琛力】6月27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新时代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与文明互鉴——纪录片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在以“纪录影像 文化使命 时代责任”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夏蒙分享了文献纪录片创作中的相关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录片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夏蒙(左3)(上海电视节供图)

夏蒙介绍,文献纪录片的形式最早起源于苏联,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就拍摄了几部有分量的作品。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创作兴起于改革开发以后,我国已有的文献纪录片正试图用口述历史和现实拍摄结合的方式,来构建一个庞大的中国式纪录片话语体系。

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夏蒙指出,虽然文献纪录片更多地是表现历史,但它也有现实投影和当代价值,因为精神层面上的很多内容不会随时代而改变,永远需要继续继承。

以红色历史题材为例,夏蒙提到,在制作抗美援朝主题的纪录片时,他没有过多着眼于战争,而把更多地把重点放在当时如何决策出兵上。

“当时有一种令人震撼的素质,”夏蒙表示,“抗美援朝之前,新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60.6万吨,而美国的钢铁产量是8772万吨。正如毛主席所说,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我们的志愿军战斗士气非常饱满,有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谈到,由此可联想到今天的南海、台海问题,“我在高校和部队分享这个纪录片时,告诉大家中国如今的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0倍,难道我们今天还会惧怕?”

他补充道:“所以我们不要像当年美国一样,弄成‘钢多气少’,我们钢也要多,气也要多。”

“所以尽管文献纪录片讲的是历史,但实际上其中的很多精神内容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夏蒙说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