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责任重逾泰山,安全生产是对每一个生命的守护。

城市繁华的背后,有一群整日与垃圾和尘土为伴的人,用汗水换来城市的整洁与美丽。他们,就是那些默默奉献,早出晚归的清洁工。

他们的安全,理应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然而,就在今日,一则事故调查报告,为我们撕开了城市光鲜靓丽的背后,几乎被人遗忘的清洁工人生存状况的一角。

事情发生在两个月前的4月30日,是个周二的早晨,阳光很好。

忙碌的一天开始了,广东江门开平市八一垃圾中转站(隶属开平市邦宸环境治理有限公司),女清洁工张姐,像往常一样在中转站二楼清扫、整理、倾倒着垃圾。她默默进行着自己的工作,日子仿佛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

没有人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孕育中……

8点33分,很突然的,一辆满载垃圾的环卫车驶来。按理车辆到了中转站应该减速,但显然司机忽略了这个最起码的规则与常识,他仿佛急于完成工作奔赴下一站,驾驶车辆快速驶来。

环卫车的视野盲区,让他也没有看见4号机卸料口有人正在作业。就这样,天不时,地不利,人也疏忽,车尾撞上了正在倾倒垃圾的张姐。

毫无防备的,张姐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惨叫,就从二楼4号卸料口掉入一楼4号机正在工作的压缩箱。

科普一下,垃圾压缩箱是什么东东:垃圾中转站通过压缩技术,将接收到的生活垃圾体积大大减小,便于存储和运输。压缩后的垃圾形态和大小,取决于具体的压缩技术和设备。

而垃圾中转站所用的压缩箱,据说可以将一个成年人压缩成手机大小……2017年6月,中国在美留学生章莹颖,就是被同校留学的恶徒绑架杀害后,用这种方式处理了遗体,至今她的遗骸都没有找到……

掉进正在运转的垃圾箱,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当时的中转站二楼,静悄悄的无一人。而撞人后的环卫车司机,根本没发现车外的一幕,就快速驶离了。

这样的工作场所,没有联谊,没有攀谈,每个人都是默默的按部就班的干着自己的工作。因此,一个上午都没有人发现这幕人间惨剧,也没有人发现,一个活生生的人,已悄悄消失于喧嚣红尘……

直到11点30分,中转站管理员,突然发现此时应该在岗的张姐不见了,打她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管理员立刻组织人员在八一垃圾中转站及周边寻找,呼唤张姐。此时此刻,大家仍然并未意识到一场灾难早已发生。

直到两个小时过去,13:30分,张姐仍然不见踪影,管理员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他来到办公室查看监控。

监控录像,还原了清晨发生在二楼中转站的骇人一幕。管理员立即向邦辰公司领导反映情况并报了警。

由于失踪的张姐有可能已经随着被压缩的垃圾运送至固废处理中心,邦辰公司立即联系瀚蓝开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寻找失踪人员。

14时,开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人员,齐齐到达邦宸公司现场并查看张姐失踪后的监控。

监控显示,负责运输八一垃圾中转站一楼4号机压缩箱的邦宸垃圾运输车辆,已于9时03分开出垃圾中转站,并将4号机压缩箱运至瀚蓝公司。

而随即,瀚蓝公司于10时01分将4号机压缩箱的垃圾倾倒进市固废处理中心。而当时,该处理中心已堆有1万多吨生活垃圾

情况万分紧急,三部门当即联动,明明知道已凶多吉少,依然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

从4月30日下午开始,约30人的搜寻队伍,在市固废处理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搜索,期望出现奇迹。

这场生死未卜的搜寻,不仅是对失联人员家属的煎熬。堆积如山,恶臭的垃圾,也是对所有参与搜寻人员的极大考验。

搜寻行动持续了两周,截至5月13日,搜寻队伍翻找了约7000吨垃圾,但是,张姐依然渺无踪迹。

结局意料之中,却依然难以接受。

经反复调查与确认,6月27日,开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布了《开平市“4.30”八一垃圾中转站清洁工失联事故调查报告》,公布了上述事故及详情。

目前,开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已与失联人员家属就搜寻工作达成调解,并协助家属完成后事处理。涉事单位已完成与失联人员家属的协商赔偿事宜。

同时,对邦辰公司负责人钟某实、垃圾运转站站长司徒某,以及宝鸿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开平分公司都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

另外,已查明当日撞击张姐的环卫车,隶属广东宝鸿环境管理有限公司开平分公司,驾驶员黄某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悲剧就此落幕!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再次被提上日程。

原本,这场灾难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涉案人员多一点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话,不是吗?

首先,为什么在繁忙的作业区,人员与车辆能如此近距离接触?安全距离,安全标识,是否有严格提示和强调?

其次,驾驶员的责任心和操作规范在哪里?

倒车时多一双眼,下车操作多一份安全,这应该是司机,尤其这种具有视野盲区的大车司机应有的基本常识。

悲剧的发生,让人不得不质疑,日常的安全培训和监管是否到位?

再次,此次悲剧看似猝不及防,背后却是邦辰公司的应急反应机制严重欠缺。

这并非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只有未雨绸缪,只有能在事故发生前就将危险扼杀,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悲剧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

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才能有保障。

重点是,有没有人将普通人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

就在10天前,河南刚刚发生了一场八人在冷藏车窒息身亡的悲剧,震惊全国。

就在3天前,韩国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因电池爆炸引发严重火灾,19名同胞命丧大火中……

同本文中消失的清洁工一样,悲剧的元凶表面看是生产安全问题,悲剧的内核却指向了另一个残忍真相:为什么底层人多厄运?

并非厄运专找苦命人,而是贫穷和横祸往往是共生关系,底层人的生命安全常常被忽略。

而更令人无奈的是,身在局中的底层人,明知隐患藏于何处,却无力掌控。

谁不愿意安稳度日,谁不愿意优雅从容?然而,在生活的重压下,每个底层人都只能任凭洪流裹挟向前!

每一个生命的消逝,都是对社会安全意识的一次拷问。

安全生产,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更应该是刻进骨子里的行动。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人的生命,也都只有一次。请每一个企业,都能将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成为每一天的习惯,而不是事故后的遗憾。

也能让每一名劳动者,都能清早出门暮归来,有一盏灯等候,有粥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