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联合书单,由全国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图书。我们每月发出一期书单,这是我们的第101期书单。

盼望热爱人文社科书籍的读者,持续关注我们。愿人文社科好书的养分,滋润我们的心灵,繁盛我们的思想。

感谢本期书单评审团(音序):抱老师、曹伟、宋晨希、壹碟、岳秀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 | 第101期

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的形成,400—1066

[英] 马克·莫里斯 著

付满、王军舰 译

方尖碑 |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75300810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历史错综复杂,它源于罗马帝国撤出后的真空,终结于新的征服者的到来。本书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这段历史的激荡和变化。这里有雄心勃勃的部落首领、心胸狭隘的神职人员、贪婪成性的贵族,也有在一次次的动乱与疾病中艰苦求生的普通人。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亚瑟王与贝奥武夫的真实世界。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罗新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50188

一个多世纪来北朝墓志的出土大大改变了中国中古史料的基本景观,为中古史的新视角和新叙事提供了可能,其中聚焦于北朝女性个体生命史的书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书尽力描摹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女性故事,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生际遇的女性故事,合起来,力图展现一个不同以往的北朝历史画卷。

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

方小平 著

董国强、干霖、王宜扬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33828

1968年,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不但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赤脚医生”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落后乡村缺医少药的窘况,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本书通过口述访谈和文字档案还原了特殊时空背景下医患群体的集体记忆,也使中国医疗制度史的叙事更加全面。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

秦涛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9029

一部极简版的中华法系思想史,继《洞穴奇案》《电车难题》后又一精彩的思想实验。一个虚构案例,14份辩词,直击中国法律的价值命门!以古代 “食人案”为原型,反映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等核心价值冲突,复活历史中国异彩纷呈的思想流派。

伽利略的望远镜:一件天文仪器引发的变革

[意] 马西莫·布钱蒂尼、[意] 米凯莱·卡梅罗塔、[意] 弗兰科·朱迪切 著

刘一坤 译

见识城邦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63508

1610年被称为望远镜元年。自此以后,人类与天空的关系被这个两端装有透镜的圆筒彻底改变了。望远镜超越了人类视觉的极限,借助它凝视天空会发现: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

本书讲述了由眼镜制造商发明的“玩具”望远镜如何经伽利略之手,演变为精密的科学仪器,最终导向星空奥秘的发现,在当时的世界兴起波澜。

古代中国的帝国网络:中华帝国在东亚南部的建立

[俄] 马硕 著

尹嘉越 译

东方出版中心

ISBN:9787547323236

本书以秦汉帝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网络视角探讨帝国的形成,并将其视为根植于东亚大陆上,通过文化、经济与政治军事关系联系起来的各社群之间长期互动的过程。广泛运用里耶秦简等出土文献、传世文献等,首次探讨古代东亚帝国网络与远距离互动框架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何塑造中华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轨迹及其对欧亚全球化的参与。

关于非洲的八堂课:法兰西公学院课程讲稿

[法] 阿兰·马邦库 著

邬亚男 译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75300803

本书由著名非裔作家、“非洲的塞缪尔·贝克特”阿兰·马邦库在法兰西公学院的讲稿整理而成,涉及非洲的历史、文学、文化、政治视野等多个方面。本书既是一份个人记忆与集体历史的后殖民主体的“真诚史”,也是一份综合性指南,摆脱西方殖民话语体系,打破刻板印象,帮助读者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重新认识一个“流动的非洲”。

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英] 柯律格 著

梁霄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8105

著名艺术史学者、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重磅新作,巫鸿、包华石、郭伟其、阮圆诚挚推荐。打破陈旧单一的叙述,重探谢赫“六法”的古今思想史,倾听东西碰撞中“气韵”和“Rhythm”的跨国回音,以全球艺术史的视角重新思考被形塑的“中国画”。

惠通桥之战

余戈 著

天喜文化 | 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80174

本书以“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地叙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攻守较量,细腻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史上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肯尼迪传(第1卷): 成长于美国世纪,1917~1956年 (全2册)

[美] 弗雷德里克·罗格瓦尔 著

卢欣渝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32951

自约翰·肯尼迪英年早逝以来,弹指数十年,世间充斥着关于他个人魅力的描述、他多次婚外情的报告、对他政治遗产的争议,但过往的所有记述均未能神形兼备地塑造出完整而真实的肯尼迪。正是这种历史认知上的分裂促使罗格瓦尔采用最新解密档案,创作了一部篇幅浩大的两卷本传记,恰到好处地将肯尼迪置于激荡的“美国世纪”中。

来自英国的冬宫御医:叶卡捷琳娜二世与天花

[英] 露丝·沃德 著

姜晓鲲 译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68845

本书作者从经常被忽视的历史细节入手,结合英国、俄罗斯两地的历史文献,以小见大,以精巧的构思和平实的语言完整呈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英国贵格会医生托马斯·迪姆斯代尔的帮助下接种天花疫苗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战胜天花的经历正是18世纪全球公共卫生运动的壮举,也是理性与科学的胜利。

垄断与自由贸易之间: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1757)

[美] 埃米莉·埃里克松 著

王利莘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6996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历史上最强大和最持久的组织之一。本书将其成功的源泉定位在政策创新上,公司董事会授予雇员在公司工作期间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的权利,作者将其概括为“私人贸易”的概念,通过探讨贸易网络动态、决策过程以及港口和组织背景,本书证明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什么是欧洲和亚洲之间贸易扩张的主导力量。

马王堆考古手记

侯良、侯弋 著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51178

马王堆汉墓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一座千年汉墓,三千件珍贵文物,一代文博人的艰难探索。《马王堆考古手记》以作者侯良的日记、手稿和内部资料,真实还原50年前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历程,以一手资料破除了流传甚广的谣言,以引人入胜的叙述回顾发掘历程中的一波三折。

满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 著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66088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国家四五十间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份一流学者学术成长记录,也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王安石“强辩”考: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

周思成 著

汉唐阳光 | 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82302

本书借着重审史料中对王安石众口一词的评价——“强辩”,考察熙宁时期新法大辩论中两方政治人物的个性和思想,观其汇聚,观其沉淀,观其激荡,观其向后变化之端倪。熙宁变法为什么没能通向成功的变革?本书从政治思想层面入手,通过剖析宋代书生政治家话语背后的思维框架,及其在政治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文明的经纬:纺织品如何塑造世界

[美] 弗吉尼亚·波斯特雷尔 著

张洁 译

索·恩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31732

纺织品,一个驱动技术进步、商业繁荣、政治动态和文化交融的核心载体,显露其对文明的深远影响。从古埃及的羊毛到中国的丝绸,波斯特雷尔精妙地述说了布匹贸易如何塑造古代社会、纺织业如何推动社会革新。她通过考古、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及亲身实践和深入访谈,为读者带来对纺织历史的全新认识。

现代日本的缔造

[美] 马里乌斯·詹森 著

莫嘉靖 译

理想国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45158

这部横跨四个世纪的日本史巨著以1600年关原之战为起点,以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探问何谓“现代日本”?日本如何从群雄割据演变为20世纪末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詹森全方位分析现代日本如何在革新与抗争中诞生,回顾德川幕府建立、黑船事件、二战后被美国占领等关键历史时刻,揭示其中的多方博弈与思潮冲撞。

血泪之泣:第一批被遣送至奥斯维辛的犹太女孩

[美] 希瑟·丘·麦克亚当 著

曾记 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56132218

首度披露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第一批被遣送者,首次聚焦集中营的犹太女性群体,从她们在集中营的苦难生活与悲惨命运,一窥纳粹的惨无人道与时代的动荡无常,重构集中营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煎熬,无声控诉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反人类暴行。

耶拿1800年:自由精神的共和国

[德] 彼得·诺伊曼 著

张见微 译

望mountain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8817

本书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法国大革命之后,德国小镇耶拿成了德意志知识生活和知识精英的据点。歌德、谢林、施莱格尔兄弟等汇聚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思想家社区,不仅探讨科学、哲学问题,还探讨政治和人文问题。他们不仅质疑社会传统,还决定重新思考当时世界。

政治的视野·第一卷:论方法

[英] 昆廷·斯金纳 著

王涛、孔新峰 等 译

孔新峰、王涛 校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32494

在第一卷《论方法》中,英国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斯金纳在反思和批评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以奥斯汀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围绕如何理解和解释文本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细致的研究,包括如何理解文本的意义,如何辨析著作家的动机和意图,如何把握语词、观念与现实的关系等具体问题,为思想史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方法论基础。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宋念申 著

北京贝贝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69012

借由百余幅珍贵的古地图材料,描摹亚洲(及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结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领土国家——在地图上的呈现与表达。

以古代地图为视觉材料,通过看图、说图,走近真实的历史,以直白生动的文字,向大众读者介绍前沿、有趣的学术思考。

本期书单编辑 | 王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期书单编辑特别推荐:

《切萨皮克安魂曲:在即将湮灭的丹吉尔岛上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 厄尔·斯威夫特 著

周佳 译

鼓楼新悦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30516

这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丹吉尔岛是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独特岛屿,切萨皮克是坐落在岛上的小城。那里生存条件恶劣,但仍有470位岛民在这座小城里顽强生存,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丹吉尔岛正在消失,逐日被大海吞没:从1850年至2017年,岛屿面积已缩小了2/3。海浪冲开了岛民祖先的墓地,让这些虔诚的岛民十分担忧。当时,专家认为,再过25年左右,丹吉尔岛就会被彻底淹没,岛民们将不得不放弃家园。2016—2017年,本书作者厄尔·斯威夫特在丹吉尔岛生活,与这些依水而居的人们一同捕捞蟹和蚝。他记录岛上古老的传统,描绘岛屿的过去,也遥望它空洞的未来。即将从世间消失的切萨皮克——它的命运已无可逆转。

联合推广媒体

澎湃新闻·翻书党 社会科学报

文汇读书周报 当当读书汇 上游新闻

世界历史放映室 非虚构与写作

高校人文界 藏书阁读书会 西安读书会

高见书单 北大博雅讲坛APP

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 青年史学家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今日头条

讯飞书城 人文学术社 边疆社会科学

搜狐有好书 中国研究生

广西广播电视台 《遇见好书》

好书探 《新晨》杂志

欢迎加入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联合推广媒体

共同分享好书资讯,请联系rwsklhs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