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祝福》

《祝福》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上海《东方杂志》,后收于鲁迅的《彷徨》文集。故事其实很简单,说的就是祥林嫂的人生经历。

故事从祥林嫂问鲁迅灵魂的事情开始,之后开始回忆祥林嫂的人生经历。祥林嫂原本是童养媳,但是丈夫去世了。丈夫去世后,婆婆让祥林嫂再嫁,但遭到祥林嫂拒绝,逃到了鲁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来鲁镇的祥林嫂,其实这是他人生中比较“幸福”的时光,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很快婆婆找到了她。祥林嫂只好嫁给了贺老六,生下了儿子,这又是她人生中一段“幸福”时光。但是再嫁的丈夫又病死了,儿子也遭人谋害。

受到巨大打击的祥林嫂再次来到了鲁镇,这次来鲁镇的祥林嫂被人嫌弃,说闲话,最后被人发现死在了新旧之交之际的祝福氛围中,实在可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祥林嫂的悲剧不但没有让她得到人们的怜悯,反而使她变成了鲁镇民众消遣的工具,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在于那个社会,那个黑暗的社会,那个底层互相伤害的社会。

其实,不仅是鲁迅的《祝福》,鲁迅的很多作品都揭示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那就是底层民众的互相伤害。《祝福》中的祥林嫂被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药》中的“人血馒头”,《阿Q正传》中的阿Q欺负尼姑,《示众》中的看客,等等,这些是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只有鲁迅才能看到我们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底层民众总是互相伤害?他们为什么总是喜欢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撒在跟自己属于同一个阶层的人身上呢?

为什么专制社会中的底层民众总是互相伤害?

为什么专制社会中的底层民众总是互相伤害?

底层互害的本质在于社会的专制。专制社会最容易滋生底层互相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专制社会,权力高度垄断,集中于君主一个人,君主可以为所欲为,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权大于法。君主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官吏的方式完成权力的确定和行使。

所以官吏的权力来源于君主,来源于上级,而不是人民,官吏不受人民监督,能够监督官吏的只有上级,上级说可以就可以,这不是人民说了算。因此官吏们只需要伺候好上级,而不是通过政绩,服务好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只需要伺候好上级,那自然以上级为中心。社会治理自然武断、任性、野蛮、粗放和暴力,决定他们前途的是上级,对待民众不需要那么多言语,民众只需要顺从,服从就行了,不需要问为什么?问那么多有啥用,还不是要遵守,何必呢?叫你做你就怎么做,对于不服从的,将是暴力的对待,国家机器和统治工具的碾压。

最终在这种碾压式管控,强权压制,经济上的剥削,精神上的奴役下,导致民众奴性和成为看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制导致奴性,强权压迫,奴役导致奴性,奴性产生的根本在此,没办法,面对国家机器和统治工具,民众只有奴性十足,奴性才能生存,才能苟活,才能安稳过日子。同时,成为看客,小心翼翼、胆小谨慎。

不成为看客能行吗?任何的出头都将被视为出格、僭越,等待的将是残酷的对待,专制统治的残酷性是有目共睹的,那是普通人难以承受的。他们只要乖乖的成为顺从式的看客,冷漠无情、冷眼旁观只是为了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专制社会资源垄断,权力主导资源分配,导致社会严重分配不公,没有公平正义可言,法治、自由更是别谈,这种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社会怨气、戾气相当重。

对强权他们不敢,所以只好将这股心中的不满出在了比自己更弱的身上,鲁迅的话来说,就是一级级往下。在“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每个人都处在某一等级上,自己被等级在上的人凌辱,但也可以再去凌辱等级在下的人,即使是处在等级底层的人,回到家里,也还可以凌辱地位更为低下的老婆和孩子,而老婆也还有希望。等到“多年媳妇熬成婆”,又可以凌辱媳妇了。

读懂了这层逻辑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底层民众会互相伤害了,互相伤害的本质是不满转移了而已。鲁迅早就看透了。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彷徨·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