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日常生活中"买汰烧"的中坚力量,也是群文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社区"民星"。她们的足迹在乡村村晚的温馨小舞台,在上海合唱节的婉转旋律中,在央视春晚和全国群星奖的璀璨星光下。

6月27日晚,2024年闵行区市民舞蹈创作大赛颁奖展演在上海戏剧学院新剧场如约而至。本次活动以"美美与共 舞向未来"为主题,由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浦锦街道办事处、新虹街道办事处主办,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优秀组织奖3名。浦江镇选送的广场舞《沪动青春》凭借精湛的舞蹈演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征服现场评委,摘得桂冠。

今年的大赛上,一批从闵行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创编出的形式新颖的舞蹈作品尤为引人关注。它们既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又突出守正创新,推进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来自马桥镇绚丽芳华舞蹈队的作品《狮舞蝶飞》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马桥手狮舞"为灵感,描绘了手狮和蝴蝶时而对垒、时而嬉戏、狮舞蝶飞的美好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颛桥镇秋之韵舞蹈队的作品《桶糕飘香》以上海市级非遗项目"颛桥桶蒸糕制作技艺"为创新点,用舞蹈沉浸式还原颛桥桶蒸糕的制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莘庄镇舞蹈队的作品《针情》以上海市级非遗项目"莘庄钩针编结"为载体,将莘庄钩针编结的技艺与队员的肢体动作深度融合,用舞蹈的形式对非遗技艺、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浦锦街道锦舞飞扬舞蹈队的作品《兰芷清芬》则以闵行区级非遗项目"生漆调制运用技艺"为创作元素,将传统技艺与民族舞蹈相结合,舞者手持团扇,轻盈舞动,每一步都如诗如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舞蹈大赛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环太湖地区的汉族民间舞蹈,江南秧歌,是已经"沉寂"多年的舞种,现已鲜为人知。在上戏舞蹈学院教研室主任李丹老师引领下,通过文化溯源、实地采风,深入挖掘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上海小白鸽虹桥中老年舞团以广场舞《轧轧摇滟》让这一古老、近乎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新的生命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江镇东乡乐舞团今年再度夺魁,舞蹈作品《沪动青春》以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和"时尚之城、魔都上海"为创作灵感,展现上海这座城市奋发向上、开放自信、锐意进取、创新包容的精神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闵行,市民舞蹈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不仅承载着区域的文化特色,更是一张闪耀的城市名片,向大众展示着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受益于群众舞蹈在闵行的蓬勃发展,广场舞团队通过自我成长、自我管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专注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培育,市民舞蹈创作大赛成为市民展现风采、发现美好的舞台,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量质齐升的平台。

据透露,多年来,闵行以群文活动品牌"训赛秀"的机制搭建市民艺术成长的舞台,以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大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未来,闵行将继续坚守市民文化节"让市民走上舞台成主角"的办节理念,坚持将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成市民身边的社会大美育课堂,带领市民在参与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李婷

文:李婷 图:主办方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