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上带有欧体风格的获奖作品欧阳询行书《卜商帖》欧阳询行书《张翰帖》国展上带有欧体风格的获奖作品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国展上带有欧阳询风格的获奖作品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在国内的书法展上,很少有人能拿到一手好字,也很少有人能拿到奖牌。乍一看,这是一种矛盾,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几位欧体的创作者,都是从草书中学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欧阳询的书法已经不受欢迎了,书法大家都喜欢欧阳询的书法。别人不学楷书,却偏偏要学他的行楷?这是因为他的行楷确实很好。

与书法历史上欧体盛行的局面相比,欧阳询行书的光彩略显暗淡。欧阳询留下的行书墨迹为《张翰帖》、《卜商帖》、《行书千字文》、《仲尼梦奠帖》,各具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楷书严谨到了极点,向内拓

唐人讲究“尚法”,而欧阳询又是“四书家”中的一员,其“尚法”思想无疑是其最具代表性。欧阳询的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进行的,他的线条不多,线条分明,总体上偏向于行楷。

另外,欧阳询在书法中对“空间”的运用、“势”、“线”等方面的特点,都与他的楷书有着某种联系。欧阳询的行书,总体上是一种内擫用笔,再加上一小部分的外拓,整个字形都是紧密结在一起的,更多的是利用几条线条造成的字体形态的变化,借此来创造出一种书法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书以“内拓”为中心,营造出一种“收缩”的感觉,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也是如此,而且每一笔都有一个明显的棱角,这就更衬托出了欧阳询的书法风格。

另外,欧阳询的行楷也是一种内拓法,以纵线的弯曲变化,表现出一种内在空间被压缩的感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欧阳询的行楷在用笔、内在空间结构和字形上都与楷书有着密切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中宫内收斜势显著的结体

就书体而言,《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行书千字文》,均有“陡峻”,“中宫”,“瘦”,“瘦”的特征,是“内拓”的结果。

书写时,要透过点画或部件的收缩延伸、穿插避让来照应字的重心。这是一种将力量凝聚在一起,将力量释放出来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央收缩,就是向外扩张,而不是松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笔势断续、连行稀疏的章法

欧阳询的行书,每一个字都是独立的,他的行楷总体上是“笔断意连”,行间距清晰,节奏稳定。尤以《仲尼梦奠帖》为甚,行间距和字间距均较稀疏,行间距也没有明显的改变,字间距的大小与字形的差异相匹配,造成了左右字之间的错位。

欧阳询曾说过,“四面皆平,八个角齐,长短相合,粗细适中。”这句话,显示出他崇尚的是一种平衡的美感,所以,他的行书,没有明显的节奏变化,反而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局部而言,字体间的轻重大小关系变化比较明显,这也是欧阳询书法中变化最大的一幅。字形有大有小,有方有长,有欹有正,有开有关。

四、骨力洞达峭拔刻厉之风

前人对欧阳询的行书评价,主要集中在其“险劲刻厉”的特点上,而“骨力洞达”则是其书法艺术的一大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询的行楷,笔势刚猛,爽利,爽利,瘦而不肥,欧阳询的书法继承了二王的风格,又受到了北碑的影响,使他的书法有了清秀的一面,也有了刚劲的一面。欧阳询主张“中和”之美,把“险”和“稳”这两种对立的对立推向了极端,于“险”中求“稳”。

结语

欧阳询的书法风格古朴,清新脱俗,沉稳厚重。相比于苍劲有力的线条,以及苍劲有力的字,欧阳询的行书显得比较简单,没有太大的起伏,这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他的锋芒,让他多了几分温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与欧阳询相比,他的行书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现代书法的取法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欧阳询的行书在“国展”中如此“吃香”的一个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