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天府新区 图片来源:周勇良 摄

6月26日,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展——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IE expo Chengdu在四川天府新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帷幕。活动聚焦“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环境污染治理产业基础上融合绿色低碳产业,围绕水与污水处理、给排水系统、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废气治理、环境监测与检测、碳中和技术等八大环保领域展开交流分享,探索西部绿色发展新机遇。

本次环博会举办地——天府新区坚持筑牢生态环境保护“铜墙铁壁”,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推动发展和生态相融相促,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据了解,2023年,天府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成都主城区(5+2)第一,锦江水质已达Ⅱ类、鹿溪河水质达到Ⅲ类,天府新区城市水质同比改善幅度达5.88%。兴隆湖观测记录鸟类达181种,连续三年观测到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已成为成都平原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2023年11月,兴隆湖生态系统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公园与公共空间”类别杰出奖和“绿色基础设施”类别荣誉奖,被认为是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使命,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与湖泊共荣共生的最佳实践范例之一。2023年,天府新区位列全国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目前,天府新区已形成了以1个国家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室为核心的实验室体系,落地了2个国家级大科学装置、4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了“中科系”“中核系”等27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总体呈现出战略科技力量集群布局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