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泰罗尼亚位于西班牙的东北部,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自从1492年西班牙统一后,加泰罗尼亚就加入了西班牙,之后因为与王后家乡卡斯蒂利亚产生摩擦,以及西班牙君主制的式微,加泰罗尼亚开始寻求独立。到了1640年,加泰罗尼亚人又宣称自己受到法国的保护,触怒了西班牙王室,遭到镇压。后来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中,加泰罗尼亚又公开支持奥地利公国,抵制法国波旁王朝,法国政府一怒之下彻底废止了加泰罗尼亚的宪法和自治。但是加泰罗尼亚并没有停止对独立的诉求,直到19世纪,该地区的分离倾向再度出现,不断地提出公投闹独立,搅得西班牙政府也是头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为西班牙一隅,但从未被同质化

加泰罗尼亚地区是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一个三角形地带,与法国接壤,包括巴塞罗那、赫罗纳、塔拉戈纳和莱里达四个省。在历史上,加泰罗尼亚地区与法国联系紧密,以至于12世纪加泰罗尼亚人被称作“法兰克人”,直到1137年,拉蒙o贝伦格尔伯爵四世与阿拉贡公主联姻,使加泰罗尼亚成为阿拉贡王国的一部分,巴塞罗那历代伯爵也成为了阿拉贡国王。1469年,阿拉贡与卡斯提尔两王国以共主邦联的形式合并,加泰罗尼亚遂成为西班牙王国的一部分。

但是,无论是加入阿拉贡还是成为西班牙王国的一部分,都没有使加泰罗尼亚被同质化。相反,阿拉贡-加泰罗尼亚仍然保持相当的自治,有自己的一套行政体系、法律、财政、货币和经济,并且在文化上也拥有自己语言——加兰泰语,这种缺乏约束力的央地关系为该地区的再次独立埋下隐患。

  • 自我文化从被压制到重生,西班牙也无可奈何

164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为了对法作战,派出中央军队前往加泰罗尼亚,军队无视当地法律,骚扰农民,持续榨取加泰隆尼亚的资源,激发农民手持镰刀反抗,史称“收割者战争”,在法国的帮助下,加泰罗尼亚自统一后首度独立建国。直到1652年,加泰罗尼亚重新被王国政府统一,但依然保持自治地位。1714年,由于加泰罗尼亚支持的费利佩五世战败,新继位的腓力五世颁布《新基本法令》,废止了加泰罗尼亚和其他王国的立法和行政系统,推行统一的卡斯蒂利亚行政系统加泰罗尼亚沦为西班牙的一个省,最高长官从总督变为驻军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法院、法律文件和剧院都禁用加泰兰语,改用卡斯提尔语,加泰罗尼亚古国旗也被彻底禁用;议会被解散,改为卡斯提尔议会负责,加泰罗尼亚正式被纳入以卡斯蒂利亚为主体的西班牙统一性建构之中。

然而,长达百年的同一性建构未能使加泰罗尼亚人及其文化就此同化,反而迎来重生。19世纪30年代末,加泰罗尼亚文学复兴运动开始兴起,其核心是为加泰语正名,抵抗当时王国政府针对下层的“扫盲运动”。

结果唤醒了加泰罗尼亚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并且很快转化为以自治为主的政治诉求,其目标是在统一的西班牙国家争取按照自己基本法律生活的自由,在1892年通过的《曼雷曼基本主张》中,要求在联邦制的基础上组建西班牙,允许拥有完全的内部管理权,拥有自己的货币和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国防,1919年又提交自治条例草案,但是上述主张无一例外遭到中央政府的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断诉求,只获取了自治权,但是仍旧希望独立,西班牙感到头疼

直到1932年的第二共和国时期,加泰罗尼亚在短暂独立后接受自治,然而由于在内战期间支持共和派,遭到获胜的佛朗哥政权残酷报复,不仅废除加泰罗尼亚自治,还把当时的大部分政治领导人、工会领导人及知识分子判处死刑或将其流放,例如加泰罗尼亚的主席路易斯o康帕尼斯,加泰罗尼亚语也被严禁使用。

这样兜兜转转之下,长达一个世纪的独立愿望和争取,加泰罗尼亚自治政府在西班牙王国尚未重新制定宪法的条件下就开始行使权力,并在当时扮演了调和西班牙左右政治力量矛盾的关键角色,推动了制定西班牙宪法进程,最终于1978年通过的新宪法,将西班牙定义为“自治制国家”,加泰罗尼亚则通过地区公民投票建立自治区,制定了自治条例,重新统一于西班牙之中。

然而,随着西班牙近年来深陷经济危机,加泰罗尼亚人不满于向国家多缴税、地区分配少获得的现行财政政策,独立诉求重新发酵,从2014年的非正式独立公投,再到今年在中央政府打压下,自治区政府坚持举行独立公投并公开宣布独立,最终演变成分裂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加泰罗尼亚总是不愿意归属于西班牙?

在实行地方自治的30多年后,外界普遍以为加泰罗尼亚独立诉求已大为弱化,然而却在政策性问题影响下重新激活,其实在这背后政治亚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 政治亚文化下的矛盾

西班牙本身就是典型的多民族混合体国家,由此产生主体民族、主流文化与次级民族、亚文化之分。历史上,西班牙领土上曾居住着许多族源非常不同的居民。15世纪,卡斯提尔和加泰罗尼亚-阿拉贡虽然建立了统一的西班牙王国,但因为采取共主邦联的形式,双方保留各自的行政、法律和货币,也不存在文化意义上的整合,致使统一的西班牙维系在脆弱的王室联姻的基础上,西班牙也未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对内难以驾驭地方王国,中央的权威更多是仪式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对外则在与他国的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

虽然17世纪西班牙继承战争,为王国政府推行西班牙的统一性建构创造了机会,如前所述,一系列压制加泰罗尼亚人及其文化的措施,都是为了建构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各民族其文化开始成为主体民族、主流文化,加泰罗尼人及其文化则沦为次级主体和亚文化,也开启了现代西班牙作为民族国家的建构历程。

一方面,通过国家集权牺牲原有的地方自治为代价,西班牙开始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另一方面,“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概念开始进入西班牙,王国政府通过政治社会化、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使西班牙“在1900年已是有骨有肉的民族单位”了,但新西班牙是建立在卡斯蒂利亚征服包括加泰在内其他民族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其他民族语言全面否定的基础上,这种国家民族主义与边区民族主义的冲突显然不可避免。

因此,19世纪30年代末,加泰罗尼亚出现的文化复兴运动,其实是面对国家民族主义扩张所形成的张力,也因此唤醒了加泰罗尼亚意识及其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西班牙的民族政策导致各民族分歧

既然加泰罗尼亚是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区内40%为加泰罗尼亚族人。加泰罗尼亚人是西班牙的3大民族之一,其余2个为加利西亚人和巴斯克人。西班牙的本土面积并不大,但却设立了17个自治区。为什么有这么多自治区呢?历史上西班牙是由诸多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同体组建而成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很大差别。近代以来,这些民族聚居区要求自治的呼声日益高涨。

1978年颁布的《西班牙宪法》规定:“各民族和地区有组成自治共同体的权利,并由此允许各自实行自我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西班牙出现了17个自治区,西班牙由此变为了自治制国家。在17个自治区中,有些自治区权力很大,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等,还制定自己的宪法。

与加泰罗尼亚人相反的是,作为西班牙主要民族之一的加利西亚人虽然与西班牙人之间也存在文化、语言、经济等差异,但是,由于自身发展欠缺,以及民族认同感不强,很少与中央政府产生摩擦。巴斯克人则与加泰罗尼亚人有着相同的脱离诉求,而且比加泰罗尼亚人更加激进,要求也最为强烈,1959年秘密成立的“埃塔”(巴斯克家园与自由)组织了一系列的暴力活动,甚至暗杀首相。

然而,从西班牙30多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巴斯克地区的矛盾更加激烈,分离倾向日益加剧,恐怖组织不断制造流血冲突事件,另外,加泰罗尼亚及巴斯克与中央政府在“权力分配,地域概念及自治权问题等方面也存在着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世纪的独立诉求愈演愈烈

进入21世纪,加泰罗尼亚发达的工业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在几次金融危机中,西班牙的经济摇摇欲坠,加泰罗尼亚人寻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2006年6月17日,加泰罗尼亚就地方自治权的扩张问题进行了一次公民投票,投票结果是赞成的比例高达73.9%,加泰罗尼亚人渴望独立的情绪由此可见一斑,这种情绪在此后的几年中越发高涨,所以2012年9月11日,在所谓的加泰罗尼亚人纪念被西班牙征服的“沦陷日”。

当天,有近200万人上街游行示威,要求脱离西班牙中央政府的控制,寻求独立。此后,,加泰罗尼亚人又发起了“加泰罗尼亚之路”运动,以纪念1714年巴塞罗那城的沦陷,参与者多达几十万人,直到现在,这种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同时受之前的苏格兰独立事件的影响,加泰罗尼亚人决定在11月份举行全民公投,脱离西班牙,组建主权国家。

在西班牙政府的压力之下,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最终宣布放弃独立公投,转而组织了其他形式的宣传独立精神的活动。11月9日,加泰罗尼亚进行了非正式的全民公投,也就是说此次公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公投的结果为80.7%的投票民众选择独立,表达了加泰罗尼亚人对独立的诉求,西班牙也依旧手足无措,只能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