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已经回来了,回来前不止我们国家在翘首以盼,国际也在密切关注,都想一睹这份来自月球月背南极的“土特产”,它有其特殊意义,除了用于月球和外太空环境的进一步探索,还可以用于制备模拟月壤,即便是少量的月壤,也可以通过现代技术分析其成分并制备出大量的模拟月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贵的月球土壤

珍贵的月球土壤

月球土壤是指月球上所特有的土壤,研究发现,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锌、铜、锑、铼等矿物颗粒。既然月球土壤中的矿物在地球也可见,为何每个国家都想要月球土壤,并不断对其研究,其珍贵性和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可以说月球土壤是进行深空探测的一把钥匙,除了对月球本身进行探索,也可用于进行太空探索。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接触月球样品,是美国在1978年中美建交时“慷慨”相赠,虽然仅重1克,但对我国意义非常。欧阳自远说:就是从美国赠送的这仅仅1克重的月壤开始,中国开启了向太阳系星辰大海的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2023年5月,中国科研人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7月,嫦娥五号月壤揭示月球晚期火山喷发呈间歇性增强现象。而月壤中外来岩屑能为认识月表物质翻耕迁移过程、月壳岩石组成多样性、月壳地质演化等提供制约信息。而2024年,也就是今年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区采集的月壤也能够用于月球环境的研究。进而抽丝剥茧举一反三推测地球历史时期的外在环境和外太空的环境及物质等,具有深远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模拟月壤?

什么是模拟月壤?

模拟月壤具有与月球样品相似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相似的颗粒粒度、力学强度、孔隙度、密度和电学性质,是月球样品的地球化学复制品。虽然国家已经具备带回月球土壤的能力,但相当稀少并不能满足各项实验研究,具有很大的约束性和局限性。因此就需要制备大量的模拟月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月球资源利用和工程研究的项目(如材料合成、生命必需物质合成、资源性矿物提炼工艺等)一般都采用模拟月壤来代替,提出新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项目大多先采用模拟月壤进行,陨石撞击月表过程的模拟、太阳风和宇宙射线轰击月表的效应研究、月尘带电漂浮过程的实验模拟等许多消耗样品量较多的实验也都是采用模拟月壤来进行的。

月球土壤结构很松散。因为月球土壤中不含水分和有机物质,所以即使固定不动也不会凝结成块。但依旧具有月球基地建设的可行性。从模拟月壤中体现的问题和缺陷,我国正不断寻找办法提高月壤作为原位材料建设月球基地的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月壤的深空战略地位

模拟月壤的深空战略地位

有网友评论“欢迎小六回家,我要预定两吨土,我要回家建月光屋”,虽说嫦娥六号探测器无法带回这么多的月球土,但假以时日,或许月球上会出现中国建造的“月光屋”。

最早可查的模拟月壤数据可追溯到2010年,历经十多年的研究,模拟月壤的研究也进入了深水区。月球土壤作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基础建筑材料,也是首选材料。自人类第一次登月提出原位资源利用(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ISRU)技术的概念。模拟月壤的研究就提上了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望将设备送往世界各地,以制造能够承载未来载人任务的完整前哨基地,这些将能够维持对深空和附近行星目的地的长期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拟月壤开发研究的资料数据是建立月球基地的重要依托,月球基地是我们迈向外太空的第一步,是前哨站。各国在外太空的开拓开发及进展,是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并将随着外太空探测的深入和各国步伐的挺进,在未来中占据更高的权重。中国更是要早做打算,给自己“留张底牌”,不可全盘托出。

所以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美国先是“沃尔夫条款”在前,又是阻挠中国和阿联酋在嫦娥七号的合作项目,现在又凑过来想让中国分享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土壤,未免太“厚脸皮”!

中国讲究礼尚往来,鉴于之前美国的“慷慨”相赠加之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愿意与各国分享共同促进人类对月球外太空的研究,中国表示:美国消除“沃尔夫条款”则还可商量,否则一切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