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旧闻评论,作者照相的宋师傅

苏州这座被赞誉为中国最古典的城市,一直被想象成温婉、平和之地,是长三角流淌着牛奶和蜜的温柔之都。可最近一起袭击日本校车事件证明,在外界投射的婉约面纱下,苏州无可避免地成为国内仇日情绪蒸腾奔突的前沿与交火线。

发生在6月24日的这起持刀攻击犯罪,造成一对日本母子受了非致命伤害,而阻拦凶手登上校车的中国籍女跟车员可能遭受重创,目前伤势不明。27日始,坊间传言该名勇敢的中国女职员罹难,但这一消息未被官方证实或证伪。

攻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舆论在两个方向有激进演化的趋势。一方面,仇日情绪浓度较高的视频平台,将行凶男子视作“英雄”,不出意外地衍生出规模庞大的仇恨言论。就像往常一样,抖音平台未对这些仇恨言论采取有效的干预行动。

考虑到仇日言论在国内社交平台的长期、广泛存在,苏州凶嫌被推崇为“英雄”并不意外。从某种意义上说,仇日分子在袭击事件之后的反应,是对凶嫌的明目张胆的奖励。而袭击行为本身,反过来被这些人用作印证种种阴谋论的最新证据。

另一方面的舆论演化,主要发生在自由主义者及拥有朴素是非观的国民那里。尤其是前者,一改长期以来面对仇日排外情绪时的低调、沉默,开始调高音量,严厉谴责袭击者及其呼应的网络仇恨情绪——态度之严肃,情感之沉郁,实属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谴责凶手与袭击事件的人,不仅是把话说给舆论场中的一般听众,其实更可理解对苏州当局的喊话。喊话的主旨是什么呢?是希望苏州在借助此一个案,表达对仇日情绪、仇恨言论的抵制立场,展示官方的鲜明态度。

在这一主题下,袭击事件的谴责者从经济投资的角度,阐释政府公开抵制仇日情绪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江苏有6800家日企,其中苏州超过2100家,而苏州高新区就达到703家。前述呼吁者有理由认为,即使从功利角度,苏州也该对仇日情绪说不。

苏州的发展离不开日企的贡献,正因为拥有超多日企,苏州才创办了国内最大的日本子弟学校。可恰恰在一事实基础上,仇日人士大做文章,将日本人学校想象为所谓的“间谍大本营”“日本租界”。谴责者执着地认为,苏州当借此时机,至少澄清这部分阴谋论。

从舆论进展看,在出现密集文章,帮助苏州计算仇日情绪的经济损益时,憎恶仇恨风潮的人还抢先一步,给出了官方彰显正确立场的具体建议,亦即:公开那位勇敢的中国女职员的身份,大张旗鼓表扬见义勇为,用匡扶正义来遏制仇恨。

换句话说,习惯在社交媒体上绕着仇恨言论走的那些人,认为苏州当局应该代表官方站出来,充分利用这次血腥袭击案,毫不犹豫地反对仇日情绪,毫不妥协地站在日企与仇日分子中间,不再用“偶发事件”作为逃避表态的借口。

坦率地说,外界对苏州当局的热烈期待,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是不可能性。一个关键原因是,在屈辱史观下,民间仇日有它现实存在的“正当性”。指望苏州做最美逆行者,对受这一史观熏陶的大众做知日派的发言,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气。

除了处理民间意识形态时的困境,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下沉的视频平台及其受众群体,在教科书之外发展出强烈倾向的社区及群体意识,以政府名义与之“谈判”,或说服之,从技术上讲不可行。面对声势广泛的仇恨情绪,包括但不限于苏州,早已手足无措。

抵制仇恨言论及激进情绪,地方政府在意志上犹豫、理论上为难、技术上落后,这不只是苏州的处境,却是一再摆在苏州主政者、乃至江苏主政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冷处理,只作个案定性,避开敏感点,继续低调,只怕仍将是处置的主思路。

苏州不是第一次卷进涉日舆论风暴。在两年前的和服事件中,苏州已经给出了预测本案处置走向的某些线索。不管当事人是爱好日本文化的中国姑娘,还是纯粹的日本人,苏州要处理的两件事都具备同个焦点,那就是仇视日本的舆论情绪。

短短两年间,很难让人相信苏州当局进化出一种本领,在保护日企信心与顺应民族情绪之间找到了两全法。相较而言,日企似乎更好安抚,而且它们带来的压迫感与急迫性远远低于仇恨言论——这很容易为拖延处置带来错觉,以为时间总在二苏当局这边。

根据自媒体转述日媒的报道,在本次流血攻击之前,苏州的日本人校车停靠站点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但因未造成伤害而不为人知。24日的袭击让凶手进一步地扩大了犯罪成果,只要仇恨的社会背景与舆论环境不除,能否杜绝类似事件,是要打问号的。

在争论苏州袭击事件中,人们合理指责凶手,会发现收到诸如“日本人让你反思的吧”等嘲讽。这个常见反应再明显不过地证明,在仇日仇恨言论一步步劣化言论环境的背景下,借涉日议题来自我审视、内部审视是有多么困难。

人们希望苏州破局,就带着这层意思在,不管如何难办,社会对与仇恨言论缠斗早就厌烦透顶,对改造仇日情绪早就不抱期待,和苏州最新的对日袭击激起了一些“痴念”,寄望政府有一个公开取态,哪怕效果不是立竿见影,也能表示与仇恨言论断链的决心。

进一步说,对于被社交平台助推、被默许、被鼓励的仇恨言论,操纵者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形:那就是将每一起与狭隘民族情绪、仇恨与仇日情绪交织在一起的恐怖行为都归咎为日本侵略史。实际上,这不是事实,只有仇恨中国的人才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如此,除了那些在刀手攻击后继续张扬仇恨言论的人,人们对苏州抱着非常矛盾的态度:一边希望苏州认识到血案的标志意义,公开抵制仇恨言论与仇日情绪;一边又绝望地清点不支持这种期待的现实逻辑,在反复推演中眼看着义和团式的舆论弥漫。

总之,苏州6·24袭击行为不该被故意淡化,它所提示的社会背景和舆论现实,到了要认真面对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决心将此案办成狙击仇恨言论的代表性案例,那些日夜发酵的仇恨情绪都像迷雾一样,给包括仇恨者在内的所有人带来日益艰难的巨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