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交手训练的是反应能力,而不是固定的招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有一个毛病,就是练习套路,就好像练习体操一样,练习舞蹈一样,练习多了很熟练,也很优美,却在交战的时候用不上。传统武术的交手很有意思,两个人只是对着比划,却并不一定打起来,而真的打斗过程中也只是点到为止,却并不会伤及对方。他们从小学了武术套路,知道武术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卸掉对方的劲儿,发挥自己的劲儿。如此一来,就会形成刻板印象,形成僵化的认识,当两个人交手的时候,双方都练习了传统武术,都按照传统武术的套路来交手,当然就像一种跳舞了,而不是真正的打斗。在练习的过程中,很多传统武术习练者都把对手当成一种固定不变的东西,从身体各个角度出击,看似很灵活,也很快速,有时候力度很大,但是前提错了。前提是对手站立不动,不是一个木人桩,就是一个沙袋,或者是一个站立不动的人,任凭别人来打,那么这种打法是不是存在着天然的缺陷?

在真正交手的过程中,对手是不断运动的,甚至会以非常规的方式来运动,要应对这种运动就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需要随机应变的能力。只是练习套路的传统武术习练者没有这种能力,甚至在应对的过程中手足无措,套路根本用不上。而平时自以为练习交手就能获得实战能力的人,只是面对着木人桩或沙袋来练习,真到了面对运动的人的时候,也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甚至出拳踢腿根本打不到对方,而自己成了陪练的沙袋。真正的交手不是温文尔雅的比画,也不是面对着一个固定不动的物体来回出击,更不是让对手站立不动,而自己灵活多变。交手是两个人,放开了打,没有太多的规则限制。除非在擂台上比赛,双方都要遵守擂台比赛的规则,不能随便乱打,事实上,两个人在街头遇到了,真的交手了,就没有太多的比赛规则限制,甚至毫无规则,毫无章法,能打就打,能跑就跑。在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抡拳踢腿,也有可能会摔跤,有可能会用到脑袋顶,也有可能会用牙咬,会踢要害部位,这些都是需要练习武术者注意的,不求打到别人,但求避免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不是说练习打斗的过程中不需要打木人桩、打沙袋,而是说在打木人桩、打沙袋的过程中,训练灵活多变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在重复千万遍的动作中训练出下意识的反应能力。这种能力非常快速,产生的力量非常大,甚至在很短的距离就能发起迅速攻击,让对方防不胜防。不过打木人桩、打沙袋,时间久了就会习惯,习惯之后就不好改变了。需要练习者和对手进行交手,而且要在擂台上交手,双方互有攻防,寻找对方的破绽,努力获胜,这样才能在交手中获得实战经验。但是交手的时间过长,也容易出现问题。和固定的对手练习,容易产生刻板印象,需要和不同的对手一起练习,要掌握不同对手的方式方法,才能在现实交手中应对千变万化的情况。

传统武术很容易固化对手,甚至把对手当成木桩子,或者让一个活人当成站立不动的人,当成一个只会使一个动作而且是慢动作的人,此来形成交手过程中的过招,却犯了很大的毛病。打拳、用兵器都“唯快不破”,而这种快速受到下意识的支配,快速出击,快速反应。就好像作家写文章一样,经过长期冥思苦想,获得了灵感,就会“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练武术的人也是如此,经过千百次的训练,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获得了下意识反应,如此才会形成自己的进攻和防守套路,才会在交战中获得快速反应的能力,凭借这种能力就可以迅速出击,迅速防守,最终获胜。当然交手过程中还需要交手的人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强大的心理抗挫能力,不然只是凭借快速反应能力,却并不一定能够轻松获胜。

交手是实战,而不是花架子。传统武术中很多固定的招式都是花架子,经不起推敲。一旦遇到实战交手的情况,花架子就会现出原形,甚至只能在一定的情况下使用,而实战过程中遇不到这种使用的情况。即便练习拳击和散打的也是一样,经常对着沙袋练习,却并不一定能获得交战的能力,即便经常对着固定的对手练习,也不一定具备实战能力。只有经受不同对手的挑战,经受不同擂台的选拔,才能获得真正的交手能力。交手的双方都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也具备一定的交手能力,只不过迅速反应能力并不一定具备,甚至有的人只是抗击打能力比较强,而进攻能力却不一定很强。有的人进攻能力强,抗击打能力并不强,而真正的交手是在迅速反应能力的支配下,迅速出击,把对方击倒。抛开擂台比赛的规则不谈,现实生活中的交手一般没有规则,就是快速渗出,看谁的反应能力比较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武术交手的反应能力可以看到一个人训练下意识反应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看到武术训练的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通神”吧。